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经典导读】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2018-10-27 18:26:53)
标签:

转载

分类: 高等教育

http://s3/mw690/005JlQ76zy6Ru2BHVpEd2&690

伯 顿•克拉克曾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和社会学教授、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从组织 的观点考察高教系统,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伯顿?克拉克从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组织视角出 发,以工作、信念、权力三者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据此分析高等教育运行的规律。从全书的结构来看,作者将知识作为研究的端点,按照知识分化的逻辑和管理 的维度取向把高等教育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的整合、变革、规范有机地组织起来。各个部分的组织也是沿着自下而上的路线,知识教学和研究——专业——工作单位 结构——控制——目的,路径非常清晰。以自下而上的视线研究高等教育系统,把高等教育系统看成是围绕知识和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学术组织,有力地说明了高等教 育管理必须以学术和学科为取向。


一、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甚至是权力系统。

在 伯顿•克拉克看来,“制度的进步和发展与人类知识的分化相伴而生、相辅相成。从其根本属性而言,高教系统是以知识生产、加工、传播为目的的学术组织。只要 高等教育仍然是正规的组织,它就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它的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同 时,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分化与专业分化可以被论证是系统持续增长的复杂性的源泉,这种源泉对与现代大学和高等院校发挥其复杂的社会功能比其他因素都更 重要。”所以,克拉克六种权力按层级排列,由底层往顶层依次是: 第一层级是主要的运行单位——系或讲座、研究所的结合;第二层级是几个运行单位的集合,同时又是大学和学院的一部分,即学部( faculty);第三层级是最能辨认的层级,即整所大学或学院;第四层级是多校园的学术管理组织;第五层级是州、省或市政府本身;第六层级是一国的政府 及其有关的部局与立法机构。


二、从组织的内部开始研究组织结构、职能和运转以及组织中管理主体的行为,是揭示组织系统的根本方法。

伯 顿•克拉克认为:“那些用全面综合的形式阐述目的或概括高等教育特点的人,是典型地、重复地从错误的端点出发的人。他们从系统的顶端开始,而高等教育中更 佳的端点是基层。”高等教育系统因各种权力之间的矛盾增多而变得日益复杂,系统内的活动受到各种力量的推动和牵制,其纷繁复杂的局面使人困惑。伯顿•克拉 克提出构成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基本要素就是“工作”、“信念”和“权力”。高校系统是以“知识”为出发点,以“工作”、“信念”、“权力”三个基本要素为 分析范畴而展开的逻辑体系。克拉克认为先有劳动分工即学术工作,再有学术信念,然后才产生学术权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最先通过应是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将 人置于特定的角色之中,并把特定的责任分派给学术系统中不同的人,这就是学术工作或学术活动。然后从整合与变革的深层分析下,提出权力的多样化寻找到组织 在相互作用中取得的平衡的方法。


三、运用多种途径协调组织,对组织实行“适宜”的管理。

伯 顿•克拉克指出,所谓协调,就是将高等教育的各个部分加以整合,使之形成系统;从总体上说来,存在着政治的、官僚的、专业的和市场的这四种协调类型,前三 者是权威形式,管理者利用这些协调手段来管理高等教育组织;而市场形式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类型,具有与前三者不同的性质。由于每一种途径会产生反应停滞或反 应失败,都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具有局限性。因此,管理活动应具有灵活性和灵敏性,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使之互相补偿、有机结合、合理搭 配,实现管理的各种可能方式之间的平衡。在以上几种整合模式中,克拉克建议高校管理者应注意到高等教育是重在基层的,应激发基层的能量,采取自下而上的处 理问题的方式;不仅了解高校,而且要了解各学科,弄清学科间的差别;要拓宽高教的供给来源;使多元化和多样性合法化;支持和发展高等学校的主动性;作好协 调工作,理顺组织关系等。


四、高教组织结构具有松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伯 顿••克拉克认为高校组织结构权利分散。“在高教系统中,系统权力间的斗争造成了权力分散化的局面。这种无序局面不仅使外部人感到茫然,甚至使参与者常常 感到迷惑, 但是却并不妨碍系统的有序运行。”所以,克拉克推崇联邦式权力模式,建议权力多样化和权力分散,将高等教育组织视为松散结合的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它使组织 中的各组成单位具有独立性,有利于变革;可使各组成部分局部适应外部环境而不危害组织整体的适应性;能容纳更多的变化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能把不良影响封 闭在某一部分,能提高人们处理事物的水平。同时,高校组织结构多元化。克拉克提出“高教系统要体现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价值观念,就会趋向形成多元化的组 织结构。多元化可以增强高教系统的包容力和调和力,能立即对几种不同的需求作出较好的反应。此外,多元化有助于开展竞争,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高 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可能要小于经济系统或政治系统,可是它的复杂程度却“更加独特,更莫可名状”。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盘根错节、异乎寻常的体系”。高等 教育的任务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它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深学科及其自体生殖和自治的倾向“,使得高等教育变得独一无二。只有理解了这种独特性,对高等教育系 统的分工方法、加强信念的方法、分配权力的方法、特殊的变化方式,以及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进行认真的研究,才有可能理解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子系统之 间的共性、个性,以及相互关系。


(小编琦琦摘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