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情资阅览 |

我们现在默认的情况,数据是归平台的。比如,你在一个外卖平台上,买了一份盒饭。对你来说这很方便,你付钱,平台给你商品、给你配送,钱货两清。但是除了钱,你还在这个平台留下了你的数据,包括你的姓名、电话、地理位置,你喜欢吃什么口味,消费金额是多少等等。
.
这些网站平台会怎么处理你的数据呢?他们可能会把你的数据和周边区域几百几千人的数据综合在一起,产生各种丰富的维度,去进行解释、判断。经过这些数据的积累,很快,这个平台就知道你点外卖的这片区域,应该配备多少送餐员,在这儿开什么样的餐馆最赚钱,往长期看,除了快餐盒饭,还能为你提供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
.
你看,这些数据对你个人来说,用处不大。但是当它积累的多了,维度丰富了,就变得价值连城了。
.
互联网公司的秘密就在这儿。最常见的就是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精准地推送广告给你。比如今日头条,就通过这种数据运营, 2017年的广告收入就有150亿,2018年的目标是要冲击500亿。你看,这是多大的一笔钱。但是我们刷今日头条的人,光顾着享受在信息里冲浪的快感,这一大笔钱可是跟他们分文都没有关系的。
.
其实在互联网界,这不是什么秘密,马云就公开说,阿里巴巴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数据技术公司。马云还反复告诉大家:未来数据是石油,是黄金。所以说,互联网公司其实是在采集石油,而不是指着给你送盒饭挣钱。很多互联网平台还会反过来给你补贴,就是因为你留下的数据很值钱。
.
我们再来看看这笔交易的实质:用户享受服务,留下数据,但是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眼里,用户只是他们饲养的“数据奶牛”。所以,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在免费使用一项服务,那你就不是用户,你就是产品本身。
.
根据科斯定律,我们可以预测,这些数据不管最开始是谁产生的,不管它存在哪里,最后谁能够把这些数据用好,他们就会不断折腾、不断争取,最后数据会落到他们手上。
.
谁能够把这些数据用好呢?逛店的顾客用不上这些数据,电商也不太能够把这些数据用好,淘宝平台用好这些数据的可能性更大。最后,是那些做电商商品页设计的人,他们对这些数据特别敏感,这些数据对他们特别有用,他们就会努力去获取这些数据,从而把网页设计得更加得体。
.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做制度设计的话,就应该把制度设计成,尽量方便能够更好运用数据的人得到这些数据,尽量减少当中的阻碍。这样这些数据就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
我们知道,根据科斯定律的预见,关于隐私权的争论,最后解决的方案不会一边倒。既不会允许政府肆无忌惮地侵犯个人隐私权,个人也不可能绝对地保有所有的隐私权。最后一定会在这两者当中取得一个平衡,而当中的一个指导原则,还是科斯定律:谁用得更好就归谁。
.
2018年5月,欧盟出台了一项关于数据的立法,叫做《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条例中就有“被遗忘权”这样一项规定。简单说就是,你登录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可以选择不把自己的数据留给它。只要你选择“被遗忘”,那些关于你的最核心、最敏感的信息就不会被记录。
.
欧洲人今天这么想这么干,难保我们明天也会这么想这么干。只要数据对用户的危害事件发生得多了,数据权的觉醒是分分钟的事儿。那可能就会有两个后果等在前面:第一,要么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生意做不下去了,因为你搜集不到完备的数据;第二,要么就是它必须掏钱来购买用户的数据,他赚的钱越多,用户想要的钱就越多,毕竟水涨船高。
.
【程阳说明】本文摘写自以下两文:
.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023讲丨谁用得好就归谁》
《罗辑思维:第611期 | 你的数据,到底该归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