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信息科技 |


【信息技术与气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任何技术都是十分渺小的。其实信息技术最高端的应用就是天气预报,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最顶级的IT设备都是首先应用于气象和军事领域,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远远超越了时代。
.
1965年台湾为了应对频发的气象灾害,引入了美国IBM的650超级计算机,IBM 650上岸之后,是用牛车把它拉的气象局的。但十分遗憾的是,人类几十年的努力下来,对气象与灾害的预报准确度也没有超过50%。
.

庞大的IT系统设备,浩大繁杂的数学模型,并没有使预测的准确度随着资金的投入而比率增长。具体到台风的预测,什么卫星云图,什么空气动力模型,什么超级运算系统,预测的结果并不比算命先生要准确多少,所有这些提供了一个观察过去和此刻的技术手段而已,至于未来真的只有老天爷知道。
.
事实上,即便是台风的成因,人类也还知之甚少,并没有全面科学的定论。根据前一些时段台风的轨迹,来预测未来,查看一下历史上预测的数据,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各佔一半,台风这个顽皮的孩童,经常跑着跑着就躺地睡着了。
.

程阳的童年和少年,最惊险刺激的游戏就是在台风季到山里捅马蜂窝,在狂风暴雨最剧烈的时候,站在上风口虐杀马蜂群,鼻青脸肿的教训就是,台风的风向真的说变就变。后来程阳踏上珞珈山,接触了中国当时最先进的第一代TQ16 纸带穿孔计算机,亲自设计电路板手工焊接Z80相关芯片制造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成为第一代中国信息人。
.
从此程阳以信息结缘一生,从硬件软件、大数据分析到情资筛选,从工业控制、计算机仿真到人工智能,终身学习终身思维训练。终身学习,是一种强大的碾压能力,不畏惧任何行业,只要进入射程和视点,一定精准灭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