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经济民生 |

2015年全球GNI排行榜。按照Atlas三年平均汇率法计算,2015年全球GNI总量为76.68万亿美元。
从GNI总量来看,前20名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荷兰、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瑞士。






世界银行公布的2015年GDP国际汇率法总量排行榜。数据显示,2015年,按年平均国际汇率法计算,全球GDP总量前十依次是:美国、中国大陆、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巴西、加拿大。
第10-20位依次是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荷兰、土耳其、瑞士和沙特阿拉伯。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
GNI(Gross National Income,GNI)国民总收入
1993年联合国将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改称为GNI(国民总收入)
19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从概念上讲,GNP和GDP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但它们所指“国家”的含义有所不同。GNP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
GDP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和GNP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GDP代替GN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标准,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初期,劳动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不大,所以各国主要以GNP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大,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无法准确衡量一定区域范围的生产总量。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取代GNP(1993年联合国将GNP改称为GNI(国民总收入))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