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 1977-2008历年中国GDP与增速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统计中,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重要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是国民总收入(GNI)。国民总收入(GNI)即为原来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在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中改为现用名称。我国在2003年开始采用1993SNA的标准称谓,将GNP改称为GNI。
GNI和GDP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区别在于GNI是一个从收入角度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而GDP是一个从生产角度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联系在于两者都是对一国所有常住单位的核算,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GNI=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1980年以前,由于对外经济活动规模较小以及资料缺乏等原因,不单独核算GNI,直接取GDP等于GNI。1980年以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建立,开始单独核算GNI。其中计算GNI所需的我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以及外国投在我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数据都取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于目前我国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实效性差,因此不做季度GNI核算。


世界银行按收入的国家分类
Click to download
the country classification table in
Excel format.
Income
group: Economies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2008 GNI per capita, calculated using the World
Bank Atlas
method. The groups are: low
income, $975 or less; lower
middle income, $976 - $3,855; upper
middle income, $3,856 - $11,905;
and high
income, $11,906 or more. 详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