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这是我们所熟知的。虽然,中华文明至今已有五千左右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对哲学的领悟肯定比英语民族更深刻。但是,英语民族对哲学的研究比我们更系统,更理论化些。当然,最初一定是先使用最原始,最简陋的哲学思想创造或发明英语这种语言。然后,他们通过使用这种语言作为媒介去研究进一步研究哲学,再通过哲学对人类生存的宇宙时空间中的物质和意识的客观存在的观察和分析所得来的成果,来进一步完善英语语言体系。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的运动过程都是周而复始的,依照其内在规律发展和变化的。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结束三个阶段,然后,就是这三个阶段永不停息地循环往复。英语民族正是依照这种客观存在创造了英语的二十六对字母,以及由这26个英文字母组成的由五个元音字母AEIOU分别担任“家长”的英语字母家族表。AEIOU分别对应于哲学描述宇宙世界实际存在的五个基本概念:现象、本质、规律、范畴和内容。从此,一个庞大的英语语言体系开始展开。另外,明眼人一定可以看出,几乎哲学所有的基本规律,都能在英语里面找到它们所对应表达方式。比如,英语的现在分词V+ing,
正是用来描述事物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即“发展阶段”;英语的过去分词V+ed,
也正是用来描述它的第三个阶段,即“结束阶段”。更多的例子,我不想在这里多举。
因为哲学是对整个宇宙客观存在的物质和意识关系研究的一门最大的学问,而英语出现和存在的理由或者说是唯一理由,是它能够描述或表达这种客观存在及其关系。显而易见,在这个意义说,英语或哲学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就变得不可避免。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主要想强调的是英语对哲学的这种对应关系。大家知道,哲学所要寻找或研究的是宇宙时空中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所固有的总的、根本性的规律,而英语语言也有需要描述和表达这种规律或关系的使命。又比方说,哲学发现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结束,是有它一定的方式、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的。那么,英语一定要迅速作出反应,找到或创造出与之对应的名词和表达方式。相反,如果英语不去完成这种使命,那么,它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总之,英语和哲学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并且对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