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沧浪亭

(2016-09-20 20:21:56)
标签:

沧浪亭

杂谈

分类: 苏州


http://s11/mw690/001tnTSrzy7503s6OBs8a&690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江南园林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古代园林。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文物碑和“沧浪胜迹”三门四柱牌坊。“沧浪胜迹”由清朴学大师俞樾先生所题写。
http://s10/mw690/001tnTSrzy7503sdNe9a9&690
沧浪亭始建于北宋诗人苏舜钦。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苏舜钦在汴京遭贬谪,翌年流寓吴中,购地依水筑亭,命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与欧阳修、梅圣俞等作诗唱酬,自此沧浪亭名声鹊起。
http://s12/mw690/001tnTSrzy7503uXtVN9b&690
沧浪亭门厅。

http://s12/mw690/001tnTSrzy7503Gckf95b&690
沧浪亭园门北向而开,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所谓“借景”的典范。
http://s11/mw690/001tnTSrzy7504YB6pIea&690
曲折蜿蜒的复廊。沧浪亭的复廊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三大名廊之一。
http://s14/mw690/001tnTSrzy7503WWAmFfd&690
通过复廊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
http://s9/mw690/001tnTSrzy7503HL9Coc8&690
临池建筑“面水轩”,四面厅形式,落地长窗为墙。唐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之意,故名。
http://s10/mw690/001tnTSrzy7503K6Kxj99&690
东西长廊尽头小亭为著名景点“观鱼处”。
http://s6/mw690/001tnTSrzy750435CNTb5&690
“观鱼处”又名“静吟”,取自“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梁之上”故名“观鱼处”。“观鱼处”长廊后面可隐约看见园内的沧浪亭。
http://s10/mw690/001tnTSrzy75048QF0Rb9&690
沧浪亭,飞檐凌空,檐下为斗拱设计,结构古朴典雅。取《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
http://s8/mw690/001tnTSrzy7504bM3lB77&690
沧浪亭上刻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联为清代学者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的集句联,该对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于苏舜钦《过苏州》诗中“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句。“沧浪亭”三字为文征明题。
http://s13/mw690/001tnTSrzy75052Azecdc&690
“闲吟亭”,亭中有乾隆皇帝的御笔刻石,记述的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江南沿海遭受飓风暴雨的情景。楹联:“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http://s2/mw690/001tnTSrzy75052UCXL51&690
闻妙香室是三面通透的,形状为曲尺形的建筑,以前是园主读书的地方。附近种植很多棵梅花,每到梅花含苞初放的季节,这里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是园内赏梅的佳处。“妙香”本意是指佛寺里那种超凡脱俗的檀香味,这里是指“书香”。
http://s16/mw690/001tnTSrzy75056LTMH6f&690
沧浪亭南部复廊。
http://s13/mw690/001tnTSrzy7505ddg96bc&690
复廊中部的半亭“步琦”。不知为何“步琦”这一段路是倾斜的?
http://s5/mw690/001tnTSrzy7504ALZ7674&690
御碑亭,康熙五十八年赐予江苏巡抚吴存礼的,内有康熙皇帝一书一联。联 膏雨足时农户喜,县花明处长官清。诗曾记临吴十二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黎困,勉尔勤箴官吏贤。
http://s5/mw690/001tnTSrzy7505j2jIg04&690
俞樾先生篆书的“流玉”。
http://s7/mw690/001tnTSrzy7505l0mLY26&690
五百名贤祠,此祠道光七年巡抚陶澍所创,祠中三面粉壁上嵌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恩锡重建。
http://s9/mw690/001tnTSrzy7505pkF2E18&690
作之师”,语出论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http://s7/mw690/001tnTSrzy7505reAWGe6&690
在五百名贤祠西面廊下,有一半亭“仰止亭”,仰止亭”是借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含义,意思是高尚道德令人仰慕,大德大贤当为楷模。
http://s8/mw690/001tnTSrzy7505suSyjd7&690
翠玲珑,又叫做“竹亭”,有三间房,另外连贯几间大小不一的旁室,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就有其名,取苏子美诗“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为名。此处前后,万竿摇空,修竹如林,粉墙竹影,滴翠匀碧,历来为文人墨客雅游、静观、觞咏、作画之地。
http://s15/mw690/001tnTSrzy7505uZuwe1e&690
看山楼,位于明道堂南侧山石之上,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创建,取卢集诗:“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之意,故名。楼筑于洞曲之上,共三层居园之西南隅。据说旧时登此楼可远眺楞伽、七子和灵岩、天平诸山。而今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围,旧景已不复见。
http://s16/mw690/001tnTSrzy7505x0kerbf&690
看山楼下为“印心石屋”,“印心石屋”四字由道光皇帝御题。
http://s7/mw690/001tnTSrzy7505xJtb0a6&690
“印心石屋”,取自佛家语:衣以表信,法乃印心。
http://s14/mw690/001tnTSrzy7505yrYyp6d&690
“印心石屋”前为石刻“园灵证盟”额,林则徐任苏州巡抚时题写。巡抚陶澍所立。“园灵”二字,意即青天,典出谢庄的《月赋》:“柔祗雪凝,园灵水镜。”所谓青天昭昭,鉴为盟誓。
http://s11/mw690/001tnTSrzy7505IU97Ada&690
明道堂,位于园内假山东南部,面阔三间,为清同治十二年巡抚张树声所创,取苏舜钦《沧浪亭》中语“观听无邪,则道以明”之意而名。旧为会文讲学之所,此堂开敞四舍,宏伟庄严,是为园中主厅。
http://s3/mw690/001tnTSrzy7505INMZQd2&690
瑶华境界,南宋绍兴年间,沧浪亭被抗金名将韩世忠所购得,改名为“韩园”,建“梅亭”。明卢熊府志“梅之亭”曰“瑶华境界”。此屋北对明道堂,南有丛竹掩映,原为园主会客之所。
http://s1/mw690/001tnTSrzy7505OL5NSb0&690
地铺(“五福捧寿”)。
http://s14/mw690/001tnTSrzy7505ORzMVbd&690
小景
http://s15/mw690/001tnTSrzy7505R40yi5e&690
古槐
http://s8/mw690/001tnTSrzy7505SKTzx47&690
门洞
http://s15/mw690/001tnTSrzy7505UTyHAbe&690
门洞
http://s14/mw690/001tnTSrzy7505YAdDD4d&690
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外观各式各样,镂空的花纹也是绚烂多彩,就漏窗框架的形状来看,大致可分为自然具象形和几何抽象形。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花瓶形、石榴形、如意形、秋叶形、宫殿形、桃形等。有植物花卉的变形,有古钱的变形,有用一种类似中国结的形状的变形,有折扇的变形图案以及棋盘的变形,有龟背纹和云龙纹等。这些漏窗似隔非隔,似隐非现,光影迷离斑驳,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http://s9/mw690/001tnTSrzy75060FFc408&690
海棠花纹
http://s2/mw690/001tnTSrzy75060KYUxf1&690
荷花纹
http://s7/mw690/001tnTSrzy75060PKfA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