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学良
丁学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38
  • 关注人气:2,1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灾民是利益相关者!

(2008-07-17 09:43:35)
标签:

地震

汶川

丁学良

救灾

火炬

文化

分类: 丁学良日记
为什么灾后重建 当地居民要全程参与? <重庆晨报> 相关新闻  本报讯 昨天,西南财经大学等在成都主办“生态文明与灾后重建高端论坛”,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丁学良说,地震大灾难后重建家园,一定要建立一种制度,让当地居民在灾后重建中,自始至终参与,因为他们是利益相关者。   论坛上,近30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灾后重建的建议。丁学良在论坛上提出6个观点,分别涉及6项制度建设。其中之一,即自下而上(比自上而下更有效)的透明制度。   “项目选择、资金使用、规划方案……老百姓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信息垄断,在灾后重建中是非常可怕的。”丁学良说,在重视信息透明的前提下,要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地方政府、投资方都是利益相关者。“他们很重要,但正因为他们的地位被认为太重要了,就常常蛮横地排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丁学良所说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一是专家,二是当地居民 -- 他们更重要。   “地震后,捐助很多。”丁学良建议,灾后重建中使用的捐助资金,政府现在必须有一套制度,把它监管起来。   “美国民间捐款,占其GDP的1.85%;而中国只占0.05%,比重相差太大,37倍!”他说,中国民间捐助过去并不是很多,不是民间没有爱心,而是因为缺少制度监管。一有滥用贪污捐款的传闻出来, 就严重挫伤民众的捐款积极性。香港以前对捐赠“希望工程”很热心,后来不那么踊跃了,就是听到一些涉及“希望工程”款项的丑闻。      1.不要一说重建,就是豪言壮语称“三年造一座新城”。积极性可嘉,操作性怎么样?我不是科学家,但希望科学家提供真实的调查报告:哪些地方可原地重建?需要多高的防震烈度?房子建多高才又安全又经济?   ———四川省社科联主席刘诗白      2.灾后重建,民间力量一定要用好。现在全国的私营企业已550多万家,控制了十多万亿的资产。在灾后重建中,民间的筹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      3.人类无法控制地震,但可控制自己的行为。灾后重建,首先要考虑发展。比如重建方案是否有利节约资源?是否省地?我们可把房子造得防震烈度达到12级,但是不经济,没什么意义。   ———城乡建设与住房保障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      4.重建必须充分考虑避难所。学校、医院、广场、交通设施等,都要考虑避难所功能。甚至可把马路修得很宽,特殊时候作为避难所使用。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