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拍摄北京前门大栅栏的下午与傍晚


因为大栅栏太能代表北京的风情风韵了
许多老字号屹立于此,向人们诉说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
前门大街历经修缮不破败了但历史遗迹也随风远去




问问价格,每米丝绸从100多元--500多元不等,成品更贵,一件旗袍需要800--2000多元。贵!


老北京六必居的咸菜就是好吃,售货员也麻利而且态度不错。记得以前在西单街口有一家,后来拆啦。
从前门大街的西侧小胡同逛了很久,最后又回到主街穿过去了食街,从西口进东口出




古装打扮的老门童,与他搭讪聊了几句,他说可以拍照,寒风三九天啊,看上去有60多岁了

天冷天黑了也就没有挨家拍,找馄饨侯没找到也没吃上,有点儿遗憾


之所以叫鲜鱼口胡同,你看地面都是鱼鳞纹


龙年前夕逛北京大栅栏
凡是到广场那里的人都想顺便去前门大栅栏看看
因为大栅栏太能代表北京的风情风韵了
许多老字号屹立于此,向人们诉说老北京的历史与文化
前门大街历经修缮不破败了但历史遗迹也随风远去
记得1993年在这里的一个胡同小院北房住了两个月然后搬到西内大街去的
那个院子就一个水管儿可以供全院子10几家用,公共厕所;
穿过绊脚的一人可行的院子小道儿走到最里面才是我租的那间大北房
记得室内有红漆柱子以及雕花的窗户,门是木头的有雕花和毛花玻璃
那时天天路过大栅栏不少的胡同与宅院,如今已经找不到住过的院子,拆啦
与画家白新城认识似乎也是在前门胡同的一个2层小楼上,因为都喜欢中医
前门大碗茶的楼上曾经有个学雷锋公益茶会,曾经采访过,也曾在那里听过京剧
也去过肯德基在北京的第一家门店,前门这个地方太有名了
还有初来北京的那几年(1991--1993)几乎年年都来几次前门大栅栏
常去瑞蚨祥绸缎庄、六必居酱菜庄、内联升鞋店,同仁堂,还有前门小吃一条街
资料表明:旧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顺口溜。戴马聚源帽店的帽子最尊贵,穿用瑞蚨祥绸布店绸布做的衣服最光彩,脚蹬一双内联升靴鞋店的靴鞋最荣耀,持有四大恒钱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的银票最富有。
朋友们常说我说话坐派象老北京特讲究礼仪爱挑礼,其实也是受北京同事的影响
前门大街新改造后这还是相隔多年后再相逢
不知怎么地,觉得寒风中的大栅栏有些冷清,有些陌生,有些新鲜
买了一些小玩意儿和稻香村的点心还有六必居的酱姜芽、杂拌儿、螺丝转儿、干黄酱等等
然后从鲜鱼口小吃街穿过,奔东出口向北坐地铁回家了。
估计今年过年还要来一次这里的庙会,因为有约

从南向北看,广场东南角灯火辉煌
林雅轩2012年1月上半个月之生活片段
前门大街幸福的“扫街”图片很好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5afbbc0100gpsn.html
随机拍摄北京前门大栅栏的下午与傍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b70b90102dyco.html
北京前门东路街景好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b70b90102dybj.html
台湾会馆的《净土。海峡》画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b70b90102dy85.html
周日去国博看韩美林艺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b70b90102dy4m.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