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部发文要积极培育画廊行业

(2011-12-15 16:54:35)
标签:

文化部

艺术市场

林雅轩

艺术保护论

北京书画圈

艺术家群落

百度

画廊业

分类: 艺术时事
   文化部日前公布《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推动艺术品行业协会建设,推进艺术品市场立法进程,并对艺术品经营单位的经营权限和所应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通知》指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培育画廊行业,充分发挥画廊作为艺术品市场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鼓励画廊建立以经纪制为主体的经营模式;要深化艺术品市场诚信制度建设,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和指导艺术品经营协会开展服务标准、自律公约、经纪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针对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侵权假冒商品泛滥、私下交易盛行、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通知》规定,艺术品经营单位不得交易、展示含有《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禁止内容的、没有合法来源的艺术品;艺术品经营单位应买受人要求,应当提供所交易艺术品合法性的证明文件;艺术品的创作者或者作品权利人对所交易艺术品合法性提出质疑的,经营单位应当组织调查和鉴定;艺术品经营单位应当对所交易艺术品的瑕疵进行说明,故意隐瞒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依法向经营单位要求赔偿;要切实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针对艺术品市场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知》要求,文化行政部门对于从事美术品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实行备案制度,文化行政部门对于利用互联网从事艺术品生产、传播和流通的经营单位实行许可制度,文化部对于美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实行审批制度。


  此外,根据《通知》,每年3月中旬,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开展艺术品市场专题宣传和培训工作;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艺术品市场研究,探索艺术品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效办法,有条件的可以试点开展艺术品鉴定和评估行业管理等工作。

                                                    转载于雅昌艺术网

 文化部发文要积极培育画廊行业

   (林雅轩配图)

 798太和空间、收藏家、策展人谈中国画廊

    作为一个私营画廊的老板,要想成功运营并获得盈利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画廊较许多其他行业而言,具有很多先天性弱势。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是所有私营画廊老板为之担忧的事情,798很多画廊都是因为资金不足,在耗费巨额的场地租金、宣传费用等开支后,没能等到盈利的到来便扛不住了,只能心怀不甘草草关门。抛开那些专收取场地费给艺术家办展的门店(因为它们还不能算是画廊)之外,画廊其实是个长线投资行当,因为从发掘艺术家开始,到艺术家进入市场并使其作品价格不断上升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这个周期与艺术家有关,也与画廊的运营能力有关,短为三五年,多则七八年。试问798有几家私营画廊的老板能单凭个人财力熬过这个周期?所以资金的不足是大多画廊的致命伤。聪明点的画廊会为自己找一个比较强劲的投资人或机构作后台支撑,虽然这样会丧失大部分的自主权,好的是不必为金钱而过多烦劳。或者画廊老板还有其他产业,能靠其他产业的盈利支撑度过这个周期,否则只能自生自灭。

    私营画廊的局限性还体现在规模小,各类硬件设施不够完备,藏家资源过于狭窄和短缺等方面。恰恰这些方面都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尤其体现在藏家资源方面)。一旦画廊的发展无法跟上旗下艺术家的成长速度,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艺术家必将淘汰画廊。

    画廊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也是导致画廊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一个好的团队需要精细的分工,展务、宣传、市场、接待、后勤缺一不可。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敏锐准确的判断力是画廊老板或艺术总监必须具备的个人能力,他们必须有很高的学术修养,对艺术家的未来发展能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因为一旦在艺术家和作品的挑选上出现大的失误,那么随后一系列运营措施的实行将会变成一场大伤元气、徒劳无功的惨剧。

    木已成舟,外界带给画廊业的种种创伤难以抚平,我们无法也无力去改变这既定事实,那么修缮自我便成了画廊业的唯一出路。如何做到画廊业的自我修缮,我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1. 加强画廊队伍的自身建设,且不谈场地的扩充、设备的精良,画廊工作人员(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必须加强,专业素养的具备是画廊是否能成为培养优秀艺术家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画廊能否越走越远的关键所在。能够有把握的判断艺术家的潜质总比经熟人介绍或是泛泛去找来得有效和轻松,从挑选艺术家到举办展览到宣传推广到作品交易,所有环节无一不与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挂钩,画廊整体能力的提供将会大大缩减收益周期的长度,这也是对画廊资金不足所造成缺失的重要弥补。

    2. 画廊应始终保证展览的品质和学术价值。虽然具有学术意义的作品在当下还难以被市场接受,但我们必须承认学术的预见性,梵高的后印象派,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都是在先具备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才得以被市场认可的,所以学术与市场并非对立,学术引导市场,市场检验学术。如何做到市场与学术统一发展,需要画廊具备以下条件:美术批评家的理论支持,优秀策展人的专业眼光,画廊经营者的市场判断。

    3. 竭尽所能完备画廊的藏家体系,这里所说的藏家并非倒爷,是真正懂得欣赏且具备相当鉴赏能力和购买能力的藏家,他们大多因喜爱而收藏,轻易不出手藏品。藏家系统的充实对画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画廊能向其推荐艺术品从而盈利,二是利用藏家的关系获取更多的艺术资源(如名家作品、介绍藏家、推荐艺术家)。同样,画廊对于收藏家的重要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一是画廊经营者多为浸淫艺术行业若干年的行家,他们丰富的经验能使藏家在收藏道上少走很多弯路。二是在艺术品投资方向上,画廊经营者的独到鉴赏能力和市场前瞻性能给藏家收藏艺术作品带来很大的助力。三是在画廊绝少会买到假画,但凡有点实力的画廊是绝不会买假画的,因为他们深知“招牌”和“客人”的重要性,而拍卖行却从不会为其销售假画的行为买单,售假的暴利令他们食髓知味,拍卖法的“概不保真”又为其大开绿灯,所以即便藏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也难以提防前面时刻为你所设的陷阱。

    4. 各画廊应该携手联合,资源共享,共同坐庄。由于现今的中国画廊大多还处于小规模单打独斗的阶段,其各方面的实力都难以和拍卖行抗衡,也时常因为资金的短缺而处境堪忧,一个勤于绘事的一线艺术家一年的作品价值是极其巨大的,若单靠一家画廊买断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在单个画廊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找合作伙伴,携手其他的画廊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明智之处在于:一,聚众人之力解决资金问题,可以多家画廊联合签约一位或几位优秀艺术家,将原本看得见却抓不住的大蛋糕分成若干份来吃,增加了各画廊的赢利点;二,画廊之间的联手,将能更便捷有效地推广艺术家,艺术家的展览频率和媒体曝光力度得以保证和加强,形成良性循环,大大缩短收益周期;三,由于各画廊的藏品有限,难免会因此无法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而导致客户流失,若是多家画廊联手,其藏品叠加后的总量将不异于博物馆,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藏家和客户的需求。四,资源的共享,将会赋予画廊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开发艺术衍生品商店、建设大型网络交易平台、自主举办艺术博览会、联合成立拍卖公司都将成为画廊业新的盈利模式。

    软件与硬件的多重问题造成现在中国画廊的尴尬处境,这种境遇严重阻碍了画廊业的发展壮大,也给中国艺术产业带来了灾难性的隐患。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值得我们常思深虑。这世界从来没有救世主,更没有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的知难而进和忘我打拼。

    中国画廊终能崛起,并引领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我们坚信这一点,虽然路漫漫而修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