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赏析

(2010-02-10 10:22:27)
分类: 诗词欣赏

 

       《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赏析

http://s5/mw690/001tnkOhgy6ZFaF3Hdad4&690驱车上东门》赏析" TITLE="《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赏析" />

                南山种豆翁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题解】:这是一首抒写流荡在洛阳的游子,因为看到北邙山的坟墓而触发人生慨叹的诗。抒写出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却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颓废思想和悲凉的心态。

【赏析】:全诗共十八句,可分作三层。

第一层(18)句,写诗人触景感怀,认为人死不可复生。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上东门”:代洛阳东城有三门,其中最近北的城门曰上东门。“郭北墓”:指洛阳城北的北邙山。城阳恭王刘祇死,葬于北邙,其后王侯卿相亦多葬此,遂成著名的公墓地带。首两句叙事,写主人公驾着马车从洛阳城的上东门出城去,出城后便远远地望见洛阳城北北邙山上的坟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白杨,松柏”:都是墓地上常种植的树木。古代墓地,多种树木,用以坚固墓茔(yíng 的土壤,并作为标志,便于子孙祭扫。但是在古代即使在坟地中种植树木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不能随意乱种植的。如《太平御览》:“礼系曰:‘天子坟树松,诸候树柏,卿大夫树杨,士树榆,尊卑差也’”。“萧萧”:木叶鸣风的悲声。只要有点微风,白杨叶就会颤动,发出一种萧萧的声音,使人感到悲哀。“广路”:指墓道。北邙山是富贵人的墓地,墓门前有广阔的墓道。

三、四句是写景,具体描写诗人遥望中所见之景象。北邙山坟地上白杨树在风的吹拂下起伏翻动,苍苍松柏树间夹着一条长长的宽阔墓道。应该说诗人此时距北邙山坟地还有一段路程,是不可能听见墓地中白杨树发出的萧萧声响的,这只不过是诗人眼中所见坟地上的白杨树在风的吹拂下起伏翻动,而望其形,想其声,形成的通感罢了。“萧萧”前用一“何”字来修饰作状语,其感情色彩显得格外强烈憾人!而写“松柏”的一句看似较平淡,其实也极富深意。坟地中能种植松柏树,而且在坟地中还筑有广阔的墓道,显然可见坟地主人有着高贵的级别,但如今“夹广路”者也只有松柏,其萧瑟景象可以想见。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陈死人”:久死之人。陈,久也。“杳杳即长暮”:杳杳,(yǎo yǎo幽暗也。即,就也,长暮,犹言长夜。夜是暗黑的,人死一入坟墓,就看不到光明,如同在长夜之中。故后人又谓坟墓为“夜台”。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潜寐”,一作“寐潜”。“寐”,睡也。潜寐,即悄无声息地睡。“黄泉”:地下的泉水。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寤”,醒也。这两句承上文“即长暮”而言,把“陈死人”比作睡觉;可是他却睡在人所看不见的黄泉之下,千年也不会醒,以喻人死之不可复生。故后人称死为“长眠”。五、八句是诗人由写景转入议论,感叹人死不能复生。

第二层(914)句,写诗人触景生情,慨叹人生无常,岁月短暂,即使圣贤也无法逃越。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浩浩”:水流无边无际的样子。“阴阳”:指时间。古人把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看作阴阳之理。例如天为阳,则地为阴;春夏为阳,则秋冬为阴。“阴阳移”,就是四时运行的意思。“年命”:寿命。“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阳一晒就干。九、十两句,上言岁月之无穷,下说生命之短促。自然界时光的流转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人的生命却如早上的露水一样短促。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寄”:寓居。言不久即归。尸子:“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十一、十二两句,写人生如天地间的过客,其生命之短暂,根本没有金石那样的坚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万岁”:犹言自古。“更相送”:更,更迭。相送,即一代送一代之意。更相送,就是说生死更迭,一代送一代,永无了时。“度”通“渡”,超越的意思。“莫能度”,指不能超越这一客观规律。十三、十四两句,紧承上文更进一步地强调人生无常,从古自今年复一年,代代相替,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逃越。

第三层(15-16)句,写诗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自已的人生观点。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服食”:“服”与“食”同义。“服食”,食也。与下句的“药”为互文同义。“药”:即指当时方术之士为那些企慕成仙得道之人配制的长生不老之丹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被服”:被,披、穿。被服,犹言穿着。“纨”、“素”:白色的丝织品。从诗句中我们可看出,诗人对于生命的短促是如此怨怅,对于死亡的降临是如此恐惧,因此,诗人对待人生是非常的现实:认为既然那些企慕成仙得道而长生不老的人,企图服食所谓的长生不老之丹药,然而往往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长生,反而祸害了自已的生命;与其这样做,还不如平日里多喝点好酒,穿些好衣服,图个眼前快活的好!

末四句写在乱世中仕途失意的诗人对待生与死的态度,既然生命是这样的短暂,企求长生又是这样的虚幻,那么生命的价值何在?因此,诗人主张人生在世要饮美酒,穿纨素,尽情地去追求现世的生活享受。在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上,自古以来古人们大都主张,人不能因为生命的短促而虚度光阴,人生在世就要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就象屈原一样有感于“老冉冉其将至兮”而“恐修名之不立”,砥砺节操,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人性美发扬到震撼人心的高度。而这首诗中的主人公,他对人生是这样地悲怨,态度是这样的消极和颓废。我们今天读这首诗,从诗中主人公流露出来的对人生无常的悲愁哀伤和对生活失望而主张及时享乐的颓废消极的宣泄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社会政治的混乱,失意文人心灵的痛苦来。

【意译】:

驾着车子我出了上东门啊,

远远地就望见了北邙山上的坟墓。

墓地上的白杨树发出的声响是多么地悲凄啊,

宽阔的墓道两边长满了苍苍的松柏。

坟墓中埋葬着的那些已死去很久了的人啊,

就像堕入了幽暗无光的漫漫长夜。

沉睡在黄泉之下啊,

千年万载,永远也别想醒转过来。

自然界春秋更替,时光流转啊,

人的寿命犹如早晨的露水。

人生匆匆如同旅客寄宿客店一样啊,

人的生命并没有金子石头那样的坚固。

千年万载更相替代啊,

即便是圣贤,也无法超越。

服药求仙企图长生不老啊,

却又常常被药毒死。

与其这样还不如喝点好酒啊,

穿些绸缎好衣服,图个眼前快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