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敬教师节:那些走进你灵魂的老师(转载)

(2018-09-10 11:25:57)
标签:

教师节

文章

善意

灵魂

分类: 他人思考

        致敬教师节:那些走进你灵魂的老师(转载)

        原创:安不离兮的微信公众号

(注:看到安宏闯的文章,很感动。在外打拼长了,习惯把眼泪留在黑影中。己经过了大喜大悲的岁月,已经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在登封的四年,也是我青春最美好的记忆。有缘相逢,彼此不可能忘记。)把安的文章转载如下:

 

    不管你毕业多少年,记忆始终不会断线,那些你遇到的老师,他们都永远地走进了你的灵魂里。                            安安 说

    19点10分从办公室出来,刚走到园区的门口,想起今天是周五,瑜伽馆里有安排陈老师的会员课,便转身去了馆里。

    陈老师是我的瑜伽老师,以教授瑜伽文化理论和中医养生经络为主,教我瑜伽体式和呼吸控制法的是他的媳妇儿魏老师。两口子十多年前因瑜伽而结缘,一个侧重理论,一个侧重体式,一文一武,有灵有肉,分工搭配堪称完美。

    陈老师眼神温和但犀利,像是一眼能看穿你的小心思。一双大眼睛多看你一会儿,你就会脊背发凉,让你自己觉得你自个儿心里有鬼似的。

    外表形象呢,有点仙儿,带着点算命先生的意思,口音是东北调儿混着北京腔,给人感觉不靠谱。可是,其人的确身手不凡,你身体上的毛病,颈椎腰椎体质调理各种经络穴位头疼脑热,他指点,你照做,立马康复,实践能力扎实得跟夯土机夯过的地面一样。

    魏老师呢,风姿绰约貌如花,娇小玲珑有肌肉,一金刚小芭比。上课讲解体式给我们做示范,一个不小心就把腿放到肩膀上去了,然后我们全体学员被惊得往地板上找下巴,我们只能崇拜和憧憬。

    魏老师上课风格跟陈老师迥然不同,细致严谨,思路清晰。她逐一帮我们调整体式,满满的都是干货,并且一再叮嘱我们面对瑜伽应该有怎样的心态,以及对身体该持有的包容态度。

    班主任Tina老师说,还有三十分钟的时间才下课,你找陈老师有事啊?

    我说,没事,就是下班了路过来看看。

    上周你还来找了魏老师呢。Tina说。

    是啊,没什么事儿我只是来看一看老师。


    七月份毕业前夕,两位老师把该讲的体式和理论都讲完了,剩下的每一次课堂都显得弥足珍贵,课堂里充盈着即将别离的平和与暖心气息。老师逐一耐心地解答我们练习中的疑问和难点,似乎每一次上课都是在铺垫最后的离情别绪。

    从教培班毕业之后,和老师同学们的联络并没有减少,每个周末,魏老师拉我们过来做助教,陈老师发起瑜伽养生公益课程,以微信社群的方式讲解九大体质的瑜伽调理,号召大家在腾讯公益捐款。

    同学权小静担任起运营的角色,我则负责海报的设计和推广,课程的收效出乎意料的好。北京的春苗儿童基金会主动来找我们合作,选择在“99公益日”这天,给那些罹患重疾被遗弃的孩子们捐助。

    每一期课程的前期准备工作需要消耗一些时间和精力。平时工作很忙,到了晚上回来做课程的海报设计,会忙到十二点甚至更晚。累的时候,我想的更多的是,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是需要有“意义”两个字来加持的,这个意义给到我们信念和坚持下去的能量。

    那么多人通过我制作的海报,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进入微信社群,接受陈老师的健康布施,然后再讲这份布施加以自己的善意和爱心,给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将温暖与感恩传递下去。这就是我们做事的意义,是我八小时工作之外的精神所在。


    2018年是大学毕业的第十年,这十年的跌宕起伏自不必言说,每个走向成年的人所经历的也都大同小异。也许,在这经历里,我们的心会变得坚硬,不再相信布施和福报之类,不再相信感恩与付出,我们的人生目标被实物化。至少,我是如此。

    那天下课,跟陈老师走在地铁站里,他对于公益课程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和期待。我说,陈老师,工作之后,我就几乎没再想过做一些类似公益的没有任何酬劳的事情,脑子也逐渐关掉了所谓的善意与感恩。

    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都已经沉睡,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契机被激发出来,相信本性为善,我只不过是做一些事情,让他们的能量觉醒过来。陈老师说。

是的,我们不一定具备很强大的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具有影响别人的能量。有时候,能量和能力是两回事。我说。

    陈老师点头。


    九月,秋日。北京的空气逐渐微凉,街道两边的法桐在秋日的阳光里变得明亮而通透。

    在99公益日的捐助,以及我们的公益课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马云宣布于9月10日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一职,并决定在后半生将专注于公益慈善和回归教师老本行的特殊日子里,所有的机缘巧合碰撞出情绪,让我想起这个行将到来的第34个教师节。

    十八年前的一个秋日,我去外地读高中,爸爸送我去班主任那里报道。他是一位矮小清瘦的年轻老师,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经常借书给我阅读,推荐优秀作家的作品,帮我打开了在文字语言方面的天赋,以及告诫我作为写作者将要面对的艰辛之旅。

   十八年后,2018年的二月,阔别十五年后,我和老师在北京相见。当年他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如今已在这个城市定居。我们约见在朝阳区长楹天街的一家餐厅里。

   那天,也许对于老师而言,他只是见了极为普通的,众多学生当中的一位学生而已。但是,于我而言,我是很虔诚地带着膜拜的心态见他,我青春时代的见证者,乃至思想的启蒙者。

    我们从同一个窄小的世界走出来了,走向外面大而诡异的世界,那里精彩纷呈,让人无奈,挫败却令人振奋斗志昂扬!也许,故乡没有风景,远走高飞才是生命深处最深刻的愿望。

    十八年恍若隔世,老师鬓发微白,说话的声音依旧如当年讲课时那样洪亮。作为年轻的老师,那时他有很多创想,比如让我们每个人在课前花几分钟到讲台上演讲,或者在黑板的角落里写上一句名人名言,或者举办一场“中秋夜·话理想”的活动。于是,便有了我当众结结巴巴地演讲,却赢得掌声喝彩的第一次。

    我当年不停地叮嘱你们要好好学啊,可你们就是不听啊。老师说。

    十几岁的年龄,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几乎没有什么学习的兴趣,心智不成熟啊。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慢慢来吧!

    倏然间,这句耳熟的话,在高中时代,老师也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讲起过。倘若放在那时的解释是,来日方长,年轻的人生呀,还需要历练和沉淀,而在当下的意思则是,人还是需要沉得住气,放下对时间的执念和内心的焦虑,认真地打磨当下的每一件事情,走好眼下的每一步。

    世界这么忙,没有人会去在意一个成年人的忧伤,就像是我在青春时代,老师帮我发表在校报上的那首小诗里写的那样,“没有人因为叶的凋落去探究根的惨痛”。

    安,你需要再勇敢一点,自信一些,放开一些。

    那天的午餐,我忘记吃了什么,只记得和老师聊过的话。

 

    2017年,我的工作遭受了巨大的挫折,情绪陷入低谷。我回到离开将近十年的广州,在朋友的公司里帮他打理事务。住在当年读书的大学校园里,看着高大秀拔的椰子树和碧绿的湖面,身心逐渐放松和安静下来。早起阅读写字,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在周末的时候,约大学老师去喝茶聊天。

    这次回来还走吗?他坐在工作室的茶台边说。

    每次一见面,这是他问的第一句话。在他眼里,我的性格和风格都是与广州这个城市的气质相吻合的。

    老师的工作室坐落在华南植物园里,茂密的香蕉林,巨大的柠檬桉和水杉覆盖着这座旧房子,有避世隐逸的意思。他是做雕塑创意的,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房间里堆满各种各样的石膏人像和半成品雕塑作品,还有一些他从山里运回来的树根。

    工作室门口有一条残疾的小黑狗,是老师从疾速飞驰的车轮子底下救出来的,陪伴他有三年有余。

    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张罗着关系,问我要不要办理深圳的户口,托人帮我在学校谋一个老师的职位,想让我留在广州,尽快安顿下来。

    可是,当我储备好能量,调整好状态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站在白云国际机场,我想起,刚入大学时,和老师第一次会面的晚上,我们在公寓楼下的草地上,充满期待地等待老师的到来,他在黑暗中叼着一支烟走过来,那一点光忽明忽暗,缓缓走来.....

    我知道,有些城市回不去了,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会记得,所以,我们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不是因为那个城市本身,而是因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的人。

    当年,我想去深圳看一个国际设计展,老师帮我出钱;他生病的时候,我买一些水果去看望他,他又让我拎回来,说你还在长身体,要多吃水果;过年回家买不到票,老师拖朋友大半夜守着手机帮我订票,我则睡的迷迷糊糊……

这么多年,他一直觉得,我过于敏感和文弱的性格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即便是毕业十年以后,他依然如家人一样惦念着我;即便是成年,我似乎依然是他最放心不下的学生……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很多位老师,他们或者开启你的心智,或者激发你对未来的想象力,或者给你理性的建议和人生规划,或者给你信念和鼓励,或者在某个时刻,唤醒你沉睡已久的善意。

    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但是从他们那里,所有的智慧与真理被传承,所有的信任与情感被交换,所有的善意和温暖都给到我们在人世间行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时间久远,不管你毕业多少年,记忆始终不会断线,那些你遇到的老师,他们都永远地走进了你的灵魂里。

                                      2018年9月8日星期六于北京

                                     99公益日第34个教师节前夕

                                             北京新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