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来办公室,反映他的退休工资太少了,他说他是1995年退休的老教师,现在一个月才4000多元钱。他今年也有80岁了,说话也不是很清楚,带者一些相关的材料。他的儿女没有来,是保姆搀着来的。
对于退休待遇问题,真不是很清楚。不过想到现在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也不过4000-5000元钱,和他退休工资也没有多少差别。自己也是15年工龄的老工作者了,工资也是蛮可怜的。
这位老人80岁了,需要雇一个保姆,现在北京全职保姆一个月差不多需要3000元,老人每个月剩下1000元的生活费,如果加上看病吃药,确实不宽余。如果他的儿女不接济一下,如果没有住房,生活应该是相当艰难。为他考虑得有点多了,自己的父母是农民,到了退休的年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吗?
今年国家推行养老金并轨,过去靠国家为你安排的退休生活费没有了,养老问题还需要自己去考虑。网络上有些人就开始算一个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在退休的时候过上品质不降低的生活,现在就需要考虑。
李克强在最近调研时强调,工资不能低,假期不能少,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落实起来比较难。国家鼓励年轻人创业,但大多数还是工薪阶层,还需要靠每个月的工资生活,工资的多少直接影响消费和幸福。过去我们强调生产为主,造成了生产过剩,我们现在扭转这种局势,转向消费与投资,但辛勤工作的人工资不见涨,未来不明朗,消费迟迟拉动不起来。投资见效快,但副作用大。现在靠投资(国内、国外)来稳住经济下滑的趋势,但重要的是让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多,消费市场潜力大,消费刺激经济见效较慢,但会持久。
要提高消费能力,需要增加劳动者的工资,增加低收入者的生活消费补贴,增加对未来的安全感,减少投机性收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