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是让人难受的一个下午。
一位同事告诉我一个很可怜的家长要求孩子上学,问我怎么处理。我先去了解一下情况。
家长彬彬有礼,他的女儿也很乖巧。家长说话很有条理,只是一味地说起自己的困难。几年前他来到北京打工,也不知道他干活的那个厂没有给他上社保,结果出了事故,手指切断了,肾脏也摔坏了,厂里不管了,后来干脆说不是他厂里的职工,结果无法认定为工伤。他咽不下这口气,于是进行劳动仲裁,起诉法院,一审败诉了,现在还在继续上诉。
他的妻子也有严重的疾病,需要在北京不间断进行治疗。老家只有一个68岁的老母亲,还患有高血压。他的大儿子曾经也在北京上学,上私立的打工子弟学校,也许家庭的变故,给孩子的压力很大,结果辍学了。现在他租住在北京,一方面继续为他的工伤上诉,一方面为妻子治病。
他可能在北京时间很长了,普通话还比较流利,但他说起自己的遭遇时他的眼镜有点湿润,小女孩一直很乖巧地在旁边坐着,但有时也很难过,但我们给他说明可能不能上学时,她紧紧地拽着她父亲的衣襟,背过脸去,一种落寞的样子。
当他说起自己工伤的时候,我还是想起了我的弟弟。我给他说每一个人都有悲惨的时候,2013年我失去了弟弟。他忙说对不起,勾起了您的伤心事。我感谢他的理解。
他说他们就是因为没有上学吃了大亏,不能再让孩子不去读书。如果把孩子送回家,没有人管,孩子就毁了。他们现在的所有希望就在孩子的身上。我赶紧说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我也清楚的知道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这样的期待有错吗?但我只能这样安慰他。
一项政策的出台可能会误伤到一些人,但我还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们。
周五晚上回家,给艳艳说了一下。她说真可怜,你应该帮帮他们。我说这件事无能为力。
对不起,很多时候我也在挣扎,很多时候我帮不上忙。记下这件事让我时刻牢记我还需要努力,为别人,也为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