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高级中学因连续两年出高考状元而闻名,更让人惊奇的是状元是同一个人:刘丁宁。这个新闻让本溪市高级中学出尽风头,然而一则高考加分的负面消息让本溪市高级中学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很多人质疑高考加分的真实性。本溪市高级中学体优生87名, 在舆论和重新监测的压力下,有66名同学放弃加分。
高考加分本来是为了弥补高考分数“一刀切”的弊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或者军烈属的一种补偿,或者对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的一种奖励,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全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教育部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各省市都有所创新,造成了加分的项目越来越多,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下发文件要规范加分项目。
近几年加分中的腐败现象逐渐暴露,让许多人对这样的政策颇有微词。一部分人认为高考加分就应该全部取消,我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规范高考加分,需要解决一下四个问题:
第一,学生学籍档案要真实。教育部推出的学籍终身一个号,应该和身份证号,社保号统一起来,从小就建立完整的学籍管理系统,全国进行联网互通。教育部顶层设计,各省具体实施。教育等有关民生的工作,就需要从国家的层面来解决,这样避免省市之间经济水平不同造成的不平衡。
第二,加分项目和学生都要公开。公开透明是减少腐败的最好的手段,加分学生名单应该在网上每一个人都清楚的查阅到,并且永久保存。这样出现了问题,也便于追究责任。
第三,惩罚力度要跟上。面对越来越多的加分腐败,一定要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学生的处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如今年查出来的高考加分不合规的学生,可以按照他们的裸分进行招生,但一定要在档案中记下这一不光彩的一幕。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允许犯错,但不能没有惩罚。
第四,招生权力一定要还给高校。对于各种加分,大学有权力决定是否录取,学校要提前公布各专业是否录取高考加分的学生。对于体育学校,或者体育相关专业可以录取体优生,但对于其他专业凭什么录取体优生呢?各种增加的加分项目和腐败现象大部分是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当然对于学校来说,如果出现招生腐败,直接可以停止其招生,因为腐败绝不是一天形成的。腐败如同冰山一样,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
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且行且深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