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整理了区县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三年的工作,感觉到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不是更新观念的问题,而是需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上下工夫。每年工作总结都会提出一些思考,我越发感觉有些想法很好,但如果没有了后续的落实,将是一纸空文。关键是执行,在提高课程领导力的同时,需要更强的课程执行力。有想法,还需要有实现想法的做法。
关于下一步如何提高课程建设的实效性,需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
1.
充分发挥项目实验学校的示范作用。开展系列的走进实验项目学校活动,充分挖掘区县学校已经形成的有效经验,并搭建平台,交流研讨,总结成果,推广经验。
2、围绕中小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专题研讨“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引导学校更加积极自觉地走课程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之路。
3、总结区域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经验,结合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文明城区创建等新形势,整合通州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运河文化、宋庄艺术村,新城建设、光机电基地、现代农业等社会资源整体规划地方课程,规范校本选修课程,逐渐形成区县特色。
4、继续围绕着“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提升”等四个关键点,进一步梳理总结经验。
5、加强课程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助推作用,扩大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范围和共享力度。
6、在项目研究和工作推进中,不断提升参与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涌现出一些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型的教师和管理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