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工作进展汇报
一、重点工作及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评估
1.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工作进展:2012年上半年,对照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预评估,深入调研各学校,发现存在不均衡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依法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积极配置软硬件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了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投入、师资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保障农村教育发展需求。建立和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干部、教师流动机制,促进优秀教师在区域范围内合理流动。暑假期间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材料的整理,9月份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县报告和迎检工作安排,10月中旬迎接北京市督导室对通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验收。
实施效果:完成了区县与北京市签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任务,通州区义务教育达到了基本均衡。
2.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工作进展:上半年,深入学校调研,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学习北京市中小学三年行动,分析通州区中小学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设,初步制定通州区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半年继续深入研讨,召开各层次的研讨交流会,向教委各科室和相关直属单位多次征求意见,向区相关委办局征求意见,上报区长办公会和区委办公会,最终定稿。在11月30日召开了通州区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各中小学校都按照计划要求,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经过专家深入学校进行指导,2013年4月中学方案交流会召开,四所学校进行了典型发言,其他中学的实施方案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3.高中特色发展。
充分发挥潞河中学国家级特色高中实验项目的引领作用,指导各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找到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制定好学校的三年实施方案。发挥三所示范性高中在特色办学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多次召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学生培养等主题的现场会,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是北京市级特色学校,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发挥其重要作用。现正在进行我区特色高中建设的总结工作。
4.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梳理和总结几年来“翱翔计划”和“雏鹰计划”工作经验,潞河中学已经成为北京市“翱翔计划”培养基地学校,接受平谷、顺义、大兴、朝阳等区的翱翔学员进行气候与物理领域的学习。潞河中学、运河中学、永乐店中学、第四中学、北京二中通州分校等五所生源学校做好翱翔计划学员培养,以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核心建立起10所左右的雏鹰基地,初步形成雏鹰建言行动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利用了我区光机电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场馆,宋庄画家村、运河文化、物资学院等社会资源,积极把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课程资源。2012年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按照比年初的计划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已完成2013年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下一阶段要搭建平台,交流和推广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经验。
5.课程教材改革工作。
加强对新课程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管理互查互学活动,通过查看课表、作息时间表、问卷调查、检查档案,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坚决杜绝不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现象发生。各校全面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保证学生按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未发现任意增减科目和各科目的周课时数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每天作业量控制在2.5小时以内。
进行优秀教学设计、论文征集评比,完成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运河中学获得年度课程建设优秀单位;继续发挥好运河中学、潞河中学、郎府中学、漷县中学等四所国家级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学校的师范引领作用。开展“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彰显学校特色”的研究活动,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具有通州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及地方教材体系。
二、2013年推进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1.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果,结合首都城市副中心的高规格要求,继续在优质均衡上下工夫,迎接国家督导团的检查验收。
2.指导学校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召开学校建设的专题推进会。
3.分七个主题,全面总结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做好成果的梳理与推广。指导四所实验学校(中学)完成总结工作,召开现场会,交流研讨学校取得的成果。
4.积极利用区内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推动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扎实进行,逐渐探索区县管理模式。
5.总结高中特色发展的经验,发挥好潞河中学和北京二中通州分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召开校长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交流会,做好档案整理,迎接北京市督导室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专项督导。
6.制定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