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郎府中学见到原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新懿,过去曾听过他的一个讲座,这位老人说话语速不快,但很有见解。他很认真地听取了有关工作的介绍,他说教育改革不能玩弄新名词,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每一项工作。他特别提到了年初教育部下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各地各校都没有认真学习落实。其实这种现象在我的博文“校长要规划好学校发展”曾分析过。
“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应该成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构建起政府、学校、
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他也提到了美国的“卓越学校发展计划”和英国的“学校发展规划”,这方面的材料以后还需要多关注。
郎府中学地处农村,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普通中学,最近几年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欣赏他的校训“超越自我”。
没有时间听胡老师的指导,9点多赶去永乐店中学。永乐店中学曾经很辉煌,是通州教育干部的摇篮。今年又投资7个亿迁址新建,打造南部教育的名片。干部教师学生如何以新的形象迎接美好的愿景,这是三年建设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在永乐店见到了乔树平老师和梁威老师,过去在实施初中建设工程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中与他们都有接触。这是北京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老同志,退休以后在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工作,继续为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搭建桥梁。
在他们与学校的交谈中说了很多,我试着总结一下,制定学校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有三点:分析好学校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三年中学校需要解决和可以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学校有何优势(学校内部优势,整合周围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对话中也多次提到了现代学校建设,提到了信息化引领学校发展,提到了学校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让人走向自觉,提到教师发展关键是点燃激情,提升悟性,提到了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提到了袁贵仁部长提到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与教育专家的交流收获很大,应该多创造机会主动向他们请教,向他们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