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火车是难熬的一件事。从北京到成都需要28小时,白天还可以和车友们天南海北的闲聊,晚上就难受了,卧铺上也休息不好。曾经有一年的冬季,没有买到T7,买到的是临客的硬座,需要41个小时。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因为走的急,没有带上在车上消磨时间的书,真是一种失误。爱人带了三本《读者》,权且消磨一点时光。以前我很喜欢看《读者》,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生活中的一个哲理,感觉收获很大。随着年岁的增长,早已过了伤感流泪的年华,再看这样小资的文章,已没有了那份感动。喜欢看里面的笑话和幽默插图,感觉生活没有那么沉重,也没有悲壮。
喜欢读者中的语录,喜欢读一些小短文,不要超过1000字的。《读者》上的有些文章太长了,已经没有心情再绕来绕去读无病呻吟的故事,喜欢有话就说,无话就止的短文,少做解释,少做评论,读者不是傻瓜。
《读者》是看不下去了,就看别人。中铺的一位兄弟从上车开始睡,一直长睡不醒到下车。对面下铺的小姑娘在玩手机,一直在玩,标标准准的手机控。还有一位兄弟和他女朋友在聊天,卿卿我我。一个小伙子在看书,名字叫《二号首长》,官场小说。很厚的一本书,在火车上,他囫囵吐枣,胡乱地竟然翻完了。我抽空拿来看看,封面上说“当官是一个技术活”,翻翻,聊无兴趣。还有几个在手机上看小说。我在想他们在看些什么呢?不可能是论文,论文需要一本正经在书房看。消磨时间最好的就是通俗流行小说,最时尚同时也不费脑子。在手机上看什么样的书也没有人关心,如果拿着一本禁书来看,自己肯定会不好意思。呵呵,手机能否改变阅读习惯,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
旁边几个小孩子在平板电脑上专注地玩游戏。平板电脑成为了游戏机。本来是为了学习才买的平板电脑,几个孩子在认真学习呢?想起自己为了方面买了英汉电子词典,现在也不知丢在什么地方了,陪伴在我身边的还是那本厚厚的牛津英汉词典。电子书的出现不会完全替代纸书。
我很后悔没有带上《证券分析》一书,又不想和别人聊天,我的28个小时的火车旅行聊无兴趣,过了秦岭,就是四川,天也大亮,风景不错,数着数着过了几个隧道,困意就来了,就睡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