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有幸走进北京市昌平区百善学校。学校虽然坐落在农村,但学校建筑还是相当现代。上图了。







当天的主题是“发挥四校联盟优势,促进学校共同发展”,学校校长介绍了他们联盟的原因和过程。这种基于实际情况而自发联合在一起的组织,更有生命的活力。教育改革多是自上而下的行动,造成了不能适合具体的情况,很多时候变成了拉郎配。而百善学校、阳坊中学、长陵学校、亭自庄学校四所学校都处于昌平区农村或山区,学校规模比较小,在2003年又恰逢几个新上任的校长,面对学校的困惑,迫切希望改变学校的发展现状,他们从联合阅卷开始一步步探索学校联盟发展之路。
有了共同的目标,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没有干不成的事业。尤其从开始的被迫联盟,转而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制定了《联盟规章制度》,从组织纪律、权利义务、机构职责、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其它工作、评价工作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规范,这种探索是很有意义的。教育需要不断地机制体制创新,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
此次活动主要是初中教育研究会策划的走进区县活动之一。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让懂教育的人去指导教育,让教育回归到学校的常态。市教委罗洁主任强调我们已经从”一个都不能少“阶段进入了“每一个都学好”阶段。在专家点评中首都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提到:要建立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政府要转变观念为教育提供服务和支持,重心关注依法治教和质量评价。这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其他服务机构如何定位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