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爱在心中
-------郝秀琴《漂泊羊城》赏析
一个作家的作品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她给了我们以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内蒙古作家郝秀琴散文集《漂泊羊城》,是青年作家魏东建推荐给我的一部难得的散文集。这本散文集以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广州,陪伴儿子读书之余,把自己经历的人生的磨难和打工生涯的心酸而不泛自强的人生感触抒诸笔端,至情至性的人生感悟和深度的社会思考,读来发人深省。
一、
炼狱,洗尽铅华终不悔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我们不说郝秀琴南下广州的使命,单说她那颗与普通母亲一样的舔犊之情、爱子之心,女性细微之处藏于心中的伟大母爱,就足以让我们惊叹。因为心中对爱子的牵念,对自己人生追求的拷问,对以后人生之路的思索,她选择了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道路。
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作家,一个享有盛名的文坛新秀,在遍地黄金之誉的广州,跻身与打工者的最底层,拥挤狭窄的小屋,战战兢兢的保姆之路,面对误解怀疑的广州人的刁难,屡败屡战超越和困惑交织的奋斗历程,让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朋友,找回了自尊
在她的笔下,风土人情的不同,文化底蕴的迥异,让她看到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女性的价值和与命运角逐的信心。繁华的下面,走鬼们的生存状况,吝啬如歌朗台的邝教授,挑剔多疑的李姨,他乡偶遇用真情温暖着漂泊之旅的萧晓、志荣、挑战命运不服命运捉弄的吴兰、敢为人先处变不惊的女强人帆,热爱生活的波、用牵念温暖着乡情的爱云、用真情慰藉着心灵的姚叔、支撑着自己打拼的一双儿女……让她脚下的路走的铿锵有力。这一切,源于作家对人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有了追求,脚下的路才不在坎坷,心中的希望不再遥远。漂泊的旅途才不再孤单。
二、
思索,扬起人生的风帆
这本散文集,作家把自己的漂流、打工、亲情、思乡、感悟、情感、友情凝结成集,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漂流之路,领略到她独特的心路历程。徘徊、彷徨、无助、挣扎、抗争、搏击到最后的成功,流淌于字里行间的对人生、人性、情感、事业、信念的思考是这部文集打动人心的主旋律。这些美也正是作家的思想性,文学性的体现,作家通过自己的经历把对中国大文化的思考融入到现实追求中,文学抑或是文化对社会的担当就很明显的彰显出来,因而也体现出了作家的情感从从微观到宏观的飞跃。作家不仅仅是对自己漂流之旅的记录,也有对体制的思索,对文化的寻根和剖析。这些也正是时代赋予作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真实体现。在文中,广州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商业文化等方面的思索给作品增添了它的厚重性。
在作家的笔下,为生活奔走拼搏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经历不同,命运不同,结局不同。叶志荣、,踌躇满志事业有成,波,热爱生活屡败屡战,吴兰,挑战人生从不言败,柏,热情向上,孜孜以求,纡,清高孤傲善解人意的纤细女子,网络游侠郭云飞,智慧清灵的演鸿,江湖鬼才范禹麟这些人的追求精神,追求之路,人生况味无不让我们在品读之余多一份追问,他们不是庸才,他们也不是精英,他们有一颗追求美好生活的昂扬之气,这就够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不如作家,他们感悟生活经历生活的过程给作家的思考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烙痕,作家讴歌的是经济大潮中低层普通的劳动者的追求精神,展示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这些也正是作品生命力的体现。
作家就是通过对身边熟悉的人物和事件的思考,才让自己的生命之路和追求之路,张扬起了奋斗的风帆。
三、
情感,永远不会枯竭的话题
这本文集,虽然记录的是作家广州漂流的经历,但蕴含在作品里的是浓浓的乡情,化不开的思情,对这个改革大潮中立于时代前沿城市的敬佩之情,对儿女的牵挂和舔犊之情,对远在家乡父老挚友的思念之情。对打工生涯中给了作家关心、提携、温暖的朋友之情,这些维系着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美丽的情感,给我们以人文的震撼,也给我们的文化涂抹了一层厚重的底色。街头巷尾的人言,邻里之间的戒备、菜市场里小商小贩们的争论,写字楼里的心灵的碰撞,茶楼里宣泄高压环境的慷慨陈词,手机信息中传播的思念之情关爱之意,一束花的祝福,山水间知性之美的赏读,无不让我们对作家情感的细腻,情感的宣泄的恰到好处的刻画而叫好。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语言的驾驭功底很是深厚,文学语言的把握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透过《梦里看不清你的背影》、《女儿是我的小棉袄》、《那一朵盛开的康乃馨》,作家把对母亲第四年、对女儿的歉疚和儿子对母亲的尊敬及敬佩之情刻画的酣畅淋漓,而在《土豆,想说爱你不容易》、《何时能闻到那奶茶的飘香》、《《何时能看到那暖暖的太阳》则把那浓浓的故乡之思尽情宣泄,通过《在清照故居品茶》、《华山一夜情》、《金锁关前锁金锁》流露的是作家对山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作家艰难的漂泊之路,正如广州城里那一树树的木棉花“仰望这株高耸云天的古树,又让我惊叹不已,只见那褐红色的躯干向天而升,如巨臂在自由舒展,有力挽狂澜之势。它把生命的精华凝成满枝的红花,在灿烂的阳光中,红霞万道,枝头触天,宛如红云舒卷。”木棉树的顽强的生命力,给自然之美的震撼力
这不正是郝秀琴的真实的写照么?
四年漂流的艰辛,儿子成功的完成学业留校任职,两千多个艰辛的日日夜夜,凝成一部悲壮而又色彩纷呈的漂流三部曲,感谢生活对她的馈赠吧,是多彩的生活成就了作家的生命之花,亦如那木棉的红色的花瓣,昂扬着对自然的无比热爱!
(2010.06.24)与康王河畔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协肥城市副主席,某报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