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游小雁荡山诗

标签:
姑妄言书评文化 |
分类: 姑妄言人物 |
小雁荡
在原之南,山以雁得名,曰小者,以别大雁荡。
归雁行飞集涧阿,不贪江海稻粱多。
峰头一荡虽然小,饮啄犹堪避網羅。
......................................................
附:
王十朋游雁荡山诗
送刘方叔季文游雁山
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
荡中若要穷青眼,岩下先期问白头。
诗社不容添异姓,名山应岂遇清流。
会须乘兴天台去,涧水桃花访旧游。
题灵峰三绝
(一)
家在梅溪水竹间,穿云蜡屐可曾闲。
雁山新入春游眼,却笑平生未见山。
(二)
洞中大士半千身,住世端能了世因。
应笑玉箫峰下客,马蹄长践利名尘。
(三)
三宿灵峰不为禅,茶瓯随分结僧缘。
明朝杖屦丹丘去,带得烟霞过海船。
出雁山
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心尚在山间。
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高僧一味闲。
再过雁山三绝
大龙湫
龙大那容在此湫,银河得得为飞流。
好乘风雨昂头角,直到天池最上头。
天柱峰
女娲石烂若为修,四海咸怀杞国忧。
谁识山中真柱石,擎天功业胜伊周。
天聪洞
重华疑到此山中,凿石疏岩达四聪。
端为草茅忧世士,不教无路献孤忠。
题石梁
荡中天柱见已久,山外石梁今始观。
尊者力能回造化,会须移向植长安。
过雁山
清秋天气过山中,征雁行人路不同。
从此又劳千里翼,传书来往浙西东。
次先之过雁山韵
云山缭绕几千重,撩我秋来逸兴浓。
欲向灵岩移卓笔,与君同扫万人峰。
初拟过雁山既而取道乌石寄梦龄昌龄
不度丹芳七七盘,非缘杖屦厌间关。
要留来岁高风便,兄弟成行过此山。
过白溪
朝辞黄塘憩乌石,莫宿青江过白溪。
岭上回头观赤水,山川五色望中迷。
登姚岙岭望家山不感
昔年度兹岭,回首念慈亲。
如今望云处,惟有泪沾巾。
度雁山
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有日照幽谷,无云翳层峦。
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瀑水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石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灵峰观石室,杖屦穿山赞 岏。
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
行色愧匆遽,更约他时看。
度谢公岭
十年九行役,屡经此山中。
爱山不厌观,每愧行匆匆。
大士瞻矩罗,骚人思谢公。
一生看不足,语如白头翁。
宿罗汉三绝
梵舍十八所,道场皆矩罗。
兹独号罗汉,想应无漏多。
雁荡屡经眼,个中方再游。
何时脱尘鞅,来此饱清幽。
故乡从此去,借问几时还。
先自思兄弟,那堪宿雁山。
游大龙湫和前韵
十年重到大龙湫,千尺新流胜旧流。
会见四方霖雨足,老龙还向此藏头。
游灵岩辉老索诗至灵峰寄数语
雁荡冠天下,灵岩犹绝奇。
烟霞列屏障,日月明旌旗。
岩前有卓笔,可以书雄词。
天聪况非遥,茫然听无疑。
愿起灵湫龙,霖雨行何为。
愿用真柱石,永支廊庙危。
愿煽造化炉,四海归淳熙。
愿招鸾凤友,朝廷相羽仪。
何人梦石室,妄诞夸一时。
那能了世缘,未免贪嗔痴。
名山误见污,公议安可欺。
愿借灵湫水,一洗了堂碑。
诗以寄老禅,狂言勿吾嗤。
能仁禅寺
不到能仁久,欣闻赐额还。
浮云已过眼,依旧好青山。
题瑞岩
雁山看不足,瑞岩游更贪。
闘奇虽有愧,蕴秀了无渐。
涧古水呜玉,寺幽山染蓝。
匆匆一宿去,未暇问三三。
题双峰资深堂
书生纸上诵糟粕,释子舌端谈葛藤。
道在湛然方寸地,不知深造有谁能。
我到双峰寻宝月,为留一宿话资深。
但能造得儒宗语,便是能传佛陇心。
雁山门户此中入,南北两峰相对尖。
我与林泉有盟约,问师觅取一峰潜。
千峰已见见双峰,瓯越山川在眼中。
吾祖吹箫定何所,会须乘鹤访遗风。
堂名石刻两俱在,令我深为旧长官。
学道资深更深处,居安能使庶民安。
宿灵岩赠长老敏行
篮舆谢公岭,杖屦矩罗室。
净名访维摩,一庵仅容膝。
寻僧画屏中,往往多八十。
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
老禅蜀中来,心印传佛日。
脚力穷天下,称此为第一。
兹山昔未开,藏闭最深密。
倘不遇熙朝,造物肯容出。
孙公赋天台,胜地尚遗佚。
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
白若遇水以小舟从石门渡势危甚因尽数语示图南文卿时八月二日也
归途阻秋潦,溪涨不可涉。
迂从石门渡,未见心已怯。
壮哉龙伯宫,幽据雁山胁。
岩如峙城壁,南北本相接。
众流欲朝宗,天为开岌嶫。
泓澄潭百尺,臲尯舟一叶。
吾生何自轻,内顾无可挟。
所赖二友生,千里同负笈。
忠信倘可仗,免作飞鸢踮。
来归从剡溪,山水颇涉猎。
石齧天台舟,浪拍临海楫。
可曾如此境,令我魂震慑。
连年作行客,川涂但取捷。
不因风雨暴,谁瞰远步屧。
兹渡虽云恶,观览意亦惬。
谩赋石门篇,添入剡游箧。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
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
松萝蔽雁宕,烟霭埋龙湫。
行田径白石,不到仙山头。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
巍然万仭崖,壁立东南州。
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
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
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
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
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
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
初惊小雨密,忽埽群阴浮。
杖屦穷巑岏,一洗尘埃眸。
山林有真乐,富贵何足求。
但愿乞二山,不愿万户侯。二山:白石、雁荡。
游东漈
白石三峰下,悬崖七漈流。
穿云来汩汩,朝海去悠悠。
石是谁家妇,龙居第几湫。
平生不行险,到此即回头。
雁山僧景暹求文记本觉殿
归来欲效老夫潜,喜见游方旧杜暹。
本觉殿成功德满,愧无笔力助壮严。
天柱岩
雁山一柱插云霄,三井松罗柱亦高。
蓬荜深怀杞人念,擎天端赖柱坚牢。
又书岩上
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
路从飞鸟上头过,人在白云高处行。
岩下行田谢康乐,洞中辟谷李先生。
凭栏下瞰人间世,转觉此心名利轻。
题净名院二绝
(一)
净名却见老维摩,道眼相看语不多。
我待衣冠挂神武,杖藜来此老岩阿。
(二)
谷中有月露蛾眉,水织珠帘更绝奇。
满目峰峦观未尽,有僧携纸觅题诗。
小雁荡
在原之南,山以雁得名,曰小者,以别大雁荡。
归雁行飞集涧阿,不贪江海稻粱多。
峰头一荡虽然小,饮啄犹堪避網羅。
南瀑布
在南山之下,上接小雁荡。
飞瀑来从小雁荡,灵源颇类大龙湫。
矩罗尊者不须沾,乞与山翁取次游。
北瀑布
在原之西北山腰间,俗名为主潭。
兹潭谁主复谁宾,清世宁容有隐沦。
独我山林养衰病,不妨来作主潭人。
雁潭
原之西南三井之下,吾先人九日尝集宾朋于此,因命是名。
九日登临涧水滨,荡中征雁亦来宾。
如今雁至应相感,不见名潭旧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