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顺道长的养生气功探究之一

标签:
太极拳文化 |

张至顺道长的养生气功探究之一
昨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薛文宇《从“太极养生大师”英年早逝说养生!》一文读后,我陷入沉思,以至于今早也没去本市中山公园习武。刚忙完本职业务后,我继续在思考一个问题:下一步如何探究太极气功,提升身体素质问题?
对于上述拳友文章,我的观点如下:梅墨根死于癌症。他的去世,说明不是练太极拳练死的,而是癌症夺去梅老师的生命。故预防癌症或治疗癌症也是头等大事。不过,上述薛老师文章确实写的不错。人活一口气,无论太极拳,还是气功修炼的就是一口气。气修炼得当,就可延年益寿,反之如梅老师太极拳功夫再好,也难活。
“师弟:一直在练《紫阳八桩功》?”“对。前不久,去武当山又从一位道长手里获得道家另外一种养生气功图谱,计划开始演练。”这是昨夜,我在本市中山公园健身器压腿与一位师姐之间的对话。而启动我计划的就是上述拳友文章——到底太极气功该如何练,到底练什么合适呢?!
不妨研究我计划探究养生气功主人简历:张至顺“米晶子”一般是指“张至顺”。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西安万寿八仙宫名誉方丈,海南省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河南省沈丘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终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 公元2015年7月28日,农历乙未年六月十三,原海南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羽化,享年104岁。炼师预知时至,以香汤沐浴,穿新净衣。嘱咐门人,虔诚修行。说罢,元神迳返清虚。升天得道天尊。
104岁与上述癌症太极大师58岁,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缘何都是练太极气功,寿命如此不同呢?!
“山不转路转,水不转人传。”八年前,全真教的李道长也是对我很青睐,遗憾我对他一些理论不感兴趣。也不顾他是本市太极会长的表哥,删除好友,以免相互干扰。前不久,去武当金顶又再次因爱好太极气功,获得全真教张至顺道长养生气功功法拳谱。
回忆起来,也是有点传奇色彩——去武当,抱着一种迎合民间习俗还愿心态,压根都不信宗教的我,也人云亦云去抽签,而且是上等签。高兴中,在金顶上摆一个“白鹤亮翅”,就这一个举动让我结缘一门养生气功。因全真教张至顺道长曾在武当太子坡一带当过主持,创立的这门养生气功流传很广。
鉴于,去年五一迄今,业余又是对着网,又是跟身边太极气功老师们学的套路不少,以至于觉得探究上述道教气功条件不成熟。也就是离开武当山时刻,突发奇想买一把武当太极刀如何?!当时,武当刀具管制很严,仅一家商店库存一把武当太极刀,买回家才晓得是女士太极刀。买后都下暴雨,转车中将太极刀忘记在去西安的公交车内,事后对方发现送回老河口。这个事,也是抽签中被道长言中之事之一。
鉴于,去武当返回途中,一些玄乎事,让我不得不放一放探究这门养生气功。毕竟,我是无神论者,信仰马列主义。不到自己信服口服是不会去探究宗教人士创立的气功的。等我今早,探究第一招式,我笑起来了。因为这招与《少林八段锦》很相似,也就是说张道长根据《少林八段锦》改进了一个招式。
与其他宗教人士所不同的是,张道长精通中医知识,他将创新改进的姿态,通过中医原理又细化诠释了一番。比如:这个起势与第一招,与人体365块骨头什么关系,又与上中下三焦什么关系等等。
“师姐:气功轻易不敢练,主要是入静问题不好解决外,都是呼吸问题。”这也是昨夜,我公园对师姐所言观点。太极气功练的都是一种气,而练的过程离不开入静与呼吸,尤其腹式呼吸问题。
“呼吸与入静,还不容易吗?”
“当然,用意念想自己身体相关穴位,再不去想任何事情,采取腹式呼吸去调自己身体姿态等,确实不容易。像公园大家一起唠嗑都无法练这种道教气功。”这也是昨夜我对师姐讲的一个观点。
对于本市,乃至外地嗜好太极气功者,几乎都练过养生气功《八段锦》,都熟悉第一个招式,问题是很少有人去用理念、腹式呼吸等去调理自己上焦、中焦、下焦。比如:五指并拢,两手向下伸尽。这个姿态,如何用意念,配合腹式呼吸去调理自己脐以下,包括腹部、腰部、膝部、下肢、肾、大肠、小肠、膀胱等。
退一步说,目前练功环境也无法去按道教养生练法去练,像刚入静,还没等腹式呼吸到位,“哈哈哈”身边一个大姐或愣头青大哥发声都会伤着自己元气。因此,多数拳友,包括我之前充其量都是在练太极操,而不是太极气功。
大家都喜欢抱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无非图个热闹,看似怪用功,事实上都是在练肢体动作,并非练太极气功。再如:上述患癌的太极大师,应该找一个无人之地,按照道教或佛教等养生气功原理去默默练习,用意念治疗自己患病部位,结果一个劲讲课,往人场赶,最终一命呜呼。说白了,他也不是真正在练太极气功,而是在玩命在做体操。
“师姐:去年5月27日,我在汉江码头跟樊老师学太极拳前,都已经掌握北宋气功师张伯端《紫阳八桩功》气功技术要领。这就是为何我走个猫步,浑身都会出现气感真正缘故。”这也是昨夜,我在公园健身器附近对师姐谈的肺腑之言。
不妨列举张道长与大家熟悉《八段锦》中“调理脾肤需单举”招式予以说明:假如大家用意念从胸隔(胃上端,针灸穴位指鸠尾穴)以上部位,包括头、咽喉、上肢、心、肺等,再到胸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包括肝、胆、脾、胃等内脏等,配合呼吸(腹式呼吸)右掌变阴平掌,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贴于左掌根等,也不放音乐,完全如无人之境,一步一步练到位,浑身都会宛如通电出现气感现象。
问题大家都没如此练过,而是配合音乐说说笑笑练的怪热闹,结果练一辈子身体也没出现过气感,谈何在练太极气功呢?!因此,今早我决定先停止习武,想一想业余到底如何习武问题。
“方向比习武更重要”,一旦练不得法,宛如上述太极大师练死了也不知咋回事?!到底如何练太极气功呢?
“不要乱练功,在没找到真师之前,不要乱练,妄动,心里安静,静是没有找到真师之前最好的修行,'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已故的张道长说出了答案。
“作为修真最基本的入门功夫,能不能把自己的清静心培扶起来,对我们在整个修行过程中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清静心,你就无法真正进入修真的实践。”步入中年,无欲无求,无非探究一下太极气功,故先修炼清静心才是根本。
“他强归他强,万里长城犹常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以后一步一个脚印,不人云亦云,按照自己思路去探究太极气功,才是根本。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张俊杰邮政编码441800手机15997198592二〇一九年八月八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