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城里的“天文路”

(2014-05-30 10:08:04)
标签:

旅游

天津城里的“天文路”

●王玉民

    在天津市河北区,有一条繁华的街道——中山路,前几日出差,无意中走到这里,一些道路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与中山路交叉垂直的几条街道,名字很别致,叫“天纬路”、“地纬路”、“宇纬路”、“宙纬路”、“日纬路”、“月纬路”等等,全和天文有关,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好奇,把这些路全都走了一遍,并将路牌拍照下来,回来又查阅了很多资料,才搞清楚,这是天津此地街区的一大特色。这些街道的建立和命名,要追溯到20世纪初。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后,西方多国在老城区南设立租界,天津成了中国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1902年,天津代替保定成为直隶省省会,直隶总督李鸿章在老城区东北方向建立了直隶总督衙门,于是这一带的城市建设迅猛发展起来,以海河三岔口东为中心形成了“河北新区”。这里因为是在老城区和租界地之外,所以被大家笼统地称为“中国地”。随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为避开外国人使用的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又建了天津北站,于是在总督衙门与北站之间形成一条当时天津最宽的马路——大经路(今中山路)。

    为了打造规划合理的“河北新区”,这一片地区街道的划定和命名都统一进行。按汉语的习惯,无论是从天文上讲还是从地理上讲,都把南北纵向的线路称“经”,东西横向的线路称“纬”,最先建的这条主道因为是南北方向(实际是偏于西南-东北方向),所以被命名为“大经路”。

    随后在大经路的西侧,修建了与大经路平行的二、三、四、五经路(今二、三、四、五马路)等;东侧则是平行的东二、东三、东四、东五等经路。沿经路自南至北,又修建了东西方向的多条纬路,从而使整个河北新区形成了一套经纬纵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沿大经路,设立了劝业会场、植物园、邮局、新政机构、新式学校等,这里成为了天津的政治、文化中心,也使天津初步具备了大都市的规模和风貌。

    这里纬路的命名很独特,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物《千字文》的开头若干句中选出一些字命来名的。从大经路西侧从南向北计有:天纬路、地纬路、元纬路、黄纬路、宇纬路、宙纬路、日纬路、月纬路、辰纬路、宿纬路、律纬路、吕纬路、调纬路;大经路东侧从北向南有:昆纬路、冈纬路、金纬路、翔纬路。(图1)这些路名,给这一带街区罩上一层浓郁的天文、星象,以及传统文化的韵味。

    http://s6/mw690/001tkWeNzy6Jhdw1KiF55&690

《千字文》开头与这些路名有关的段落是这样的:“天地玄皇,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nài),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黑体为被使用的字)这是天津第一次以统一的规范命名城市街道,因为当时尚是封建社会末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相当重视,所以用启蒙必读书《千字文》中的字句命名,又因为天津是中国开放的前沿,以天地宇宙诞生的典故、天文律历等来命名,又寓有着这片街区的开辟、新生含义。

   http://s7/mw690/001tkWeNzy6JhdzssGq26&690

 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文人周兴嗣在一夜之间写就的。一次,他因事陷入牢狱,南朝梁武帝知道他是个才子,许诺给他:如果一夜之间能用一千字写成一篇文章,字不能重样,就放了他,否则就问罪。结果他苦写了一夜,终于写成了这篇《千字文》。《千字文》四字一句,共250句,1000字,辞藻华丽,文笔优美,而且对偶押韵,被人们争相传颂,以致于流传后世,成为与《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三、百、千”的首选童蒙读物。即使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千字文》也是一部优美华丽、集识字知识修身教育为一体、深厚蕴含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教材。

    以《千字文》字句命名的这17条马路中,前13条都是和天文有关的。(图2)

   http://s6/mw690/001tkWeNzy6JhdD8RXD95&690

    “天、地、元、黄”4条纬路,来自《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玄黄”指天、地的颜色分别为蓝、黄,也指天地开辟之初的混沌状态。

    “宇、宙”两条纬路,来自《千字文》的第二句:“宇宙洪荒”,指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宇宙”字面原意按古人的解释:“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按今天的解释,则指一切的空间和时间。

    “日、月”两条纬路,来自第三句:“日月盈昃”,指太阳运行的位置有正有斜,月亮形状变化有盈有亏。

    “辰、宿”两条纬路,来自第四句:“辰宿列张”,“辰、宿”都指夜空的星体,“列张”是陈布于天空的意思。

    “律、吕、调”3条纬路,来自第八句:“律吕调阳”,此句前面完整的是“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寒来暑往”讲的是一年季节的变化;“秋收冬藏”指人们的农事活动;“闰馀成岁”指对历法的安排;“律吕调阳”则是音律和天文历法的关系。

    音律与天文历法密切相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观念。按现代对学科内涵的理解,天文历法和音律几乎是毫不搭界的,但我们的先辈可不这样认为。古人发现,天体的运行都是有固定周期的,日、月、星体间的运行规律也是和谐的,靠对这些周期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古人才制定了完善的历法;同时,古人又发现乐音的振动也是有周期节奏的,音阶的安排也非常和谐,于是就认为天体的运行一定和音律有关,以致形成“历出于律”的观念。古代的音律系统称“十二律”,大致等同于现在7音阶的12个“半音阶”,有专门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等,对应一年的12个月。古人认为,到某月份的节点,大自然的节“气”就会冲击律管,使天文台“候气”密室中相应月份律管的轻灰飞出。正因为历、律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二十四史”中很多志书都将律、历合在一起称为《律历志》。十二律按次序,单数位置的6个称“六律”,双数位置的称“六吕”,合称“律吕”,所以“律吕调阳”的意思是:音律规则是调和日月运行周期、调整阴历阳历搭配的重要工具。本应是“律吕调阴阳”,因为《千字文》是4字一句,只好把阴字省略了。

    这13条马路,我一条一条地走过、拍照(图3)。这些街道,有的已拓宽改造,十分繁华,有的还保持原有那略显偏狭的模样,与市民们一起从容地度着时光。不过,每条街道两侧的店铺、标语广告,都在提醒我,我们是在五光十色、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洪流中。只有路口矗立的那一只只蓝底白字红拼音的路牌,仿佛在向我诉说,这些道路有怎样的历史,它们的名字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承载着怎样的天文文化。漫步在这些街牌之间,从这些字句中,我感受着,也进一步思考着古人对天象、历法和音律奥秘的理解。

    http://s9/mw690/001tkWeNzy6JhdGHMPCa8&690

    天纬路已经拓得很宽,西半部成为商业街,尽头是著名的大悲禅院,它是天津市最大的佛教寺院,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天纬路的东端,越过中山路则是“翔纬路”,翔纬路拐一个大弯儿向南,延伸得很远,一直快到天津站附近的意大利风情旅游区了。

    地纬路南侧有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1904年创办的北洋女子公学),北侧有天津工艺美术学院,依托这种历史文化底蕴,不久前地纬路东段被拓宽建设成“经纬天地”艺术画廊步行街,幽静美观的街道两侧分布着美术馆、艺苑、美工店等,供人们参观、学习、购物。(图4)

    http://s5/mw690/001tkWeNzy6JhdLpEzO94&690

    再看元纬路,既然“天地玄黄”,为什么排到这里叫“元纬路”?原来这是因为清朝为避皇帝“玄烨”(康熙)的名,将《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改成了“天地元黄”。命名此路时正是清朝末年,命名者当然不敢用“玄纬路”命名,所以这条路称“元纬路”直到今天。(图5)为了避皇帝的讳,常会“株连”很多词语改名,比如中药元参本称“玄参”,也是那时被改的名,沿用至今。

   

    黄纬路是一条很宽的马路,属东西方向的一条主路,车辆川流不息。了解一些天文的人乍一看这路名,可能以为是“黄道坐标”的黄纬,实际上它与黄道坐标没什么关系。徜徉在黄纬路上,可以看到创建于1913年的普乐照相馆,现在它仍是该路的地标性建筑。黄纬路对着中山路的另一端,是“金纬路”。

    接下来的宇、宙、日、月、辰、宿6条纬路,都保持着原样,比较狭窄。宿,当地人读sù,按普通话标准,则应读xiù。还有,日纬路东端正对着中山公园(过去称“劝业会场”),辰纬路东端则越过中山路与短小的“冈纬路”联接。

    律纬路也是一条改造过的较宽的马路,它向东(实际已经是向南)与长长的“昆纬路”相接。

    吕纬路也保持着较窄的原貌,里面有天津市扶轮中学,是1918年铁路企业办的一所完中。

    调(tiáo)纬路现在正经历变迁。调纬路是这些“千字文马路”中最靠北的一条,铁路天津北站就在在调纬路1号。我来到调纬路,发现它的大部分正被地铁6号线北站工程占用,已找不到路牌,只好在别的路上拍了几张指示调纬路的路牌代替。据说,原坐落在中山路与调纬路交口的北站邮局,是建于1907年的天津铁路印票所旧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已被拆除。我只能希望,调纬路只是拓宽改造,千万不要连名字都消失。

    按“律吕调阳”排列,似乎应该有一条“阳纬路”,有些讲这些道路的文章中就提到有“阳纬路”。但我在新旧多种版本的地图上都没有找到这条路,去实地找,也没有找到。有人在网上发文说,现在的“新大路”(中山路的东面,西端与吕纬路相通)过去就叫“阳纬路”。我求教天津史志专家郭凤岐先生,他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调纬路在最北,再北是铁路,已经无路可命名了,不会再在路东命名一条“阳纬路”。“新大路”是后设的,没有叫“阳纬路”的历史。所以“新大路”曾叫“阳纬路”的说法,仅是一种尚未证实的猜测。我想,没有设“阳纬路”,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考虑其谐音有些不雅。

    另外的四条“千字文”路:昆纬路、冈纬路、金纬路、翔纬路,都在中山路的东侧。不过金纬路、翔纬路在早期的地图上找不到,可能命名的较晚。这4条路的名字出自《千字文》中的“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前两句叙述中国的物产,最珍贵稀有的天然物产当属黄金和玉石。中国最有名的沙金产地在丽水,即云南的丽江,因为出金沙,又被称为金沙江。“昆冈”即昆仑山,是中华的祖山,也是黄河的发源之地,以出产美玉而闻名。后两句则是说大自然的水体、生物,大海是咸的,江河是淡的,有鳞的动物在水中游泳,有羽毛的动物在空中飞翔。我都拍了它们的路牌,因为它们与天文无直接关系,它们的路牌另作一图表示,在地图上也用另一颜色表示。(图6)

   http://s13/mw690/001tkWeNzy6JhdRKe9m7c&690

 用典籍中的字句命名街道的情况常有,如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明德路”“至善街”“武城街”,名字都是来自《四书》,这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表现,但像天津市这样,用这么密集的天文词语来系统地命名街道,在全国这是独一份。天津史志专家郭凤岐说:“纬路由南向北,以《千字文》命名,科学合理,秩序井然,便于查找,这种序列化的命名方法,有历史意义,文化意味,又有深远影响,对今天的地名规划仍具有参考价值。”

http://s11/mw690/001tkWeNzy6Jhe0OzjAb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