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盐池”城考略
(2018-08-08 17:24:18)
“老盐池”城考略
闫宗杰
此刻,我正站在古城遗址的北城墙上。我惊讶的发现,这座古城遗址的面积比我在宁夏所看到的其他古城遗址的面积都要大。这座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城墙,将古城分为东西两半。东城较小,现在已被玉米覆盖;西城是东城的3倍,有以前种植过的痕迹,已退出,现在荒草丛生、瓦砾遍地。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尚存,南城墙以及瓮城已被毁,代之以民居,现在叫老盐池村,居住在南城墙边的人们安静、祥和的生活着。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老盐池”城遗址。
站在这里,种种问题纷至沓来:为什么叫“老盐池”城?历史记载为何这里是“小盐池”?这座古城与现在的惠安堡镇、盐池县城是什么关系?它和唐代所设的温池县城有何关联?……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古城堡。这里与“盐”“盐池”“城”三个概念有关。这座城因盐而生,因盐而盛、因盐而废。几经变迁,历史悠久。
若要深究小盐池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唐王朝时曾在这里设置为温池县。之所以称温池县,就是因为这里有温泉(即暖泉),有盐湖。从史料可以看出,温池县始置于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这是迄今史料中所能见在今盐池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机构。史料从方位、里程等地理特征,都交代得很明白,温池县,就在今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一地。
一直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国民政府下令撤州置县。1913年,原花马池分州改置盐池县,县治设于花马池城,并将原花马池城改称盐池城,还将小盐池(今惠安堡)划归盐池县管辖。“盐池”这一地名称谓,也就由小盐池(今惠安堡)移到了花马池,就是现在的盐池县城驻地。当地人习惯将旧的、原来的事物称作“老”,于是将原来的“小盐池”这一地名改称为“老盐池”,一直沿用至今。
老盐池因其盐业赋税是朝廷供边防买马、修筑长城、秋防等重要财政来源,备受国家重视。后来,由于赋税过重、战争的摧残,盐业生产几乎陷于停顿。到了清光绪年间,盐业已十分萧条,再无当年之繁荣景象了。解放前,归国民党宁夏省惨淡经营,多数盐井倒塌沙压,解放后,由于不科学的开发,产量不断减少,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迫停产。在历史舞台上演了近两千年的惠安堡盐文化,带着几分无奈悄无声息地谢幕了。现今的盐湖(池),部分水面划归太阳山开发区成为景观湖面,其余荒芜。
最后,梳理一下下,因为这里有盐湖(池)产盐设温池县,后废温池县设小盐池城,后筑新的小盐池城(今惠安堡),废原小盐池城;后新设盐池县(今花马池),惠安堡改设为镇,原小盐池城遗址改叫老盐池。
不知您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