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进董府

(2017-09-14 17:00:43)

再进董府

 

刚参加工作那会,我所工作的地方距离董府不远,经常路过。远远望去,一律是低矮的黄泥小屋村庄里,平地凸起一座体量庞大的城堡煞是扎眼。某一个周末曾到过董府一游,因为对董福祥和董府知之甚少,所以,至于当时的感觉和想法到早已忘的干干净净,毕竟多过去了

    后来,有意翻阅中国近代史,才第一次了解到董福祥其人其事,发现中国近代史中一多半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和董福祥有关联,特别是同治之乱、收复新疆、河湟事变、甲午风云、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庚子国变、抗击八国联军、慈禧流亡西安、辛丑条约、伊犁回归等均与此人有关。董福祥及其部属,与西北回民起义、湘军势力的扩张、“宁夏王”马鸿逵及其马步芳“马家军”的崛起等重要历史事件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座宫保府,半部近代史”绝非虚言董福祥人生的轮廓和董府建筑大背景愈来愈清晰起来

前不久,陪同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李文明副主任一行考察学习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工作,有幸再一次进入董府

董府,为清末将领董福祥府邸。因董福祥曾加封太子少保衔,故又称宫保府。据记载董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始建,经过三年后方才建成。现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董府是宁夏现存最重要的一处历史遗产和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观也是全区现有最完整的官员府邸,是吴忠市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它位于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境内,东接金积镇区,西黄河,北依秦渠,与牛首山遥遥相望,周围树木成荫,环境幽雅

站在董府不远处望去,挑高的门,圆形的拱窗和转角的石砌,尽显古朴庄严。偌大的寨子着实让人惊叹,在阳光照映下,十分壮观。那高大的宅墙百多年来矗立在这蓝天白云之下,经受着狂风暴雨的洗礼,麻麻点点、沟沟棱楞,显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巨变。董府其建筑规模非常庞大,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原来的院宅由主体建筑,府墙,府郭、护城河四部分组成,经过百余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仅存内寨和主体建筑,其中主体建筑占地11025平方米。

走进寨内,首先感受到的是建筑雕梁画栋,格调高雅,气势雄伟。董府的府形就是一座堡寨,格调、布局都很严谨,这也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风格。宅院夯土院墙,平面呈方形。园内建筑坐西朝东,分并列三行各为一进两院。院墙东西长115米,南北宽105米。墙高8.5米。内寨建筑布局为“三宫六院”,是北京建筑与宁夏地方民族特色的结合,表现了自唐代以来传统格局以中院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其主体建筑群为传统的砖木斗拱结构,配以碑匾题画点缀装饰,庭院错落,以回廊贯通,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兼容并蓄南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内寨和内院大门均朝东在东墙的东北处,并不在东墙的正中位置,据说是表示主人虽然被革职,但任然心向朝廷,因为朝廷北京在董府的东北方向。

进大门迎面一块高约4米的高大照壁,雕刻着“百鸟朝凤”图案。门楼系绿筒瓦铺顶,两侧青砖雕龙刻凤,并有一副“铭怀四字”“誓鉴二心”砖刻楹联颇引人瞩目,“四字”当为“忠、孝、节、义”,“二心”指无反叛之心。从“铭怀四字,誓鉴二心”也看出当年董大人以此铭志的意愿,就是他向朝廷再次表明不甘心就此了结宦海生涯,以谋再次被朝廷启用的意思。

进入中院,主建筑为歇山顶重檐楼阁,均为大屋顶飞檐,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显得分外肃穆、幽静而又大方。前后左右配以门楼、厢房、影壁、回廊。将不同群体组串成为整体,构成董府内的统一建筑群,颇为气派。

董府建成后,随同董福祥一同来的3000名下属也先后以董府为中心,建造自己的宅邸,在当地形成一片恢弘壮观的庞大建筑群,时称“董营村,可惜现在已经很难在找到当年的遗迹了,当然,还有一些后代仍居住于此,已经融为当地居民

1908年,68岁的董福祥在此寿终正寝,他在这座大寨只享受了三年清福。董福祥死后,他的后人便将他的御赐衣冠、黄马褂、以及他的画像供奉在祖先堂。文革期间,董府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府内设施惨遭摧残,很多门窗被砸烂。偌大的寨子,显得荒凉恐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百年董府,百年沧桑。198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董府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董府作为清代庭院古建筑代表,被国务院列为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几年,无论国家文物部门,还是地方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做到与原建筑风貌保持一致,对董府进行大规模的抢修和保护,力求其完整性和原真性。因为这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建筑“重病缠身”,修葺难度较大,且缺乏权威史料参考,所以,自2009年5月施工队进场以来,董府的维修进度一直比较缓慢,并且面临着许多困难……  

相信修复后这座百年府院,像一颗镶嵌塞上江南璀璨的明珠,照耀在黄河两岸,牛首下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文物探秘者和游客来此游览观光

董府至今给人留下了诸多谜团:

1、为什么董福祥不再老家固原建造董府,却要来到他曾经镇压过的回民聚居地金积县建造?

2、为什么建在远离县城的一片湖塘之中?董府所在地,在金积县城外3公里的地方,原是一片湖塘。湖底全部用煤炭垫起(1.5~2米厚)上面再铺黄土。数百峰骆驼由磁窑堡驮炭,半年才把地基垫起。

3、为什么内和内院建筑不是传统的座北朝南,而是座西面东,大门均朝东而不是座北向南,而且在东墙的东北处,并不在东墙的正中位置?

……

 

 

           2017年9月12日于吴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高阙塞怀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