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中巡配对赛让我对安吉龙王溪球场的秀丽景色、诡异果岭留下深刻印象,由于配对赛打最佳球位,没有真正体验龙王溪球场的不一样的乐趣。于是6.25组织了上海的15位球友龙王溪感受中巡赛场。新大陆练习场集合后,大家风驰雷电赶往安吉,车队于12点到达球场,路程2小时15分钟。在餐厅简单用餐后,1点钟开始前后场同时开球,当地气温很高,感觉身处桑拿房似的。
我与蔡总、张总、胖哥于1号洞开球,开始18洞征程。孤军奋战与打配对时的感受完全不同,在配对赛时因职业基本都能开球上球道,因此自己开球的压力比较小,反正就是狠狠的把球打得越远越好。而自己打才发现龙王溪的球道并不简单,特别在中巡赛后球道两侧的长草留得都比较长,球一旦进入长草就很难处理,甚至看到落点也因陷入草中而难以找到球。不过还好前两天调整挥杆动作的效果很好,开球基本没有失误。并且我对付这样的长草相对经验也比较足,这得益于在北京天安假日去年有段时间长草留得非常长,而我也算是苦练出来了。打这种7、8公分的长草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相对要更紧的握杆,防止杆面受长草影响变化太多;其次要相对陡峭的挥杆平面,关键是要尽量干净的击球,在击球前尽量少的触碰长草;最后尽量要延迟释放力量。不过我也在第一次开球进入长草时犯错,那是一个5杆洞,开球拉左后到果岭留下260码的距离,当时判断如果打铁杆那最多有信心用6号铁,因为逆风并且长草的影响估计也就能打出140码的样子,而在该距离的球道上刚好是长草区。因此决定用5号木争取能打出180左右,留下一个劈起杆,但没想到长草还是比较拉杆(球陷在草内),打出一个大右曲遗失。原地补救后用6铁打出一记好球,但也和开始的判断相同打了大概130多码,进入球道上的长草,差点没找到球,用8铁攻到果岭右侧,一切一推,该洞吞下双搏击。不过也有在长草内打出精彩的救球,在一个4杆洞,开球右飞,弹马路进入20多公分的长草内,离开果岭140码,用8铁非常发力的把球打到果岭左侧20来码的地方,一切一推救帕。前9打得基本算不错,除了上面那个5杆洞打+2,还在一个三杆洞开球进沙坑后,当时走进沙坑感觉沙子比较软,因此58度杆非常开放杆面拍在小球后沙子上,想打一个软着陆,但一打才知道沙子下面是硬地一样,打大滚进对面沙坑,救上两推+2。其他7洞2搏击4帕1鸟。9洞+5还算发挥不错。
后9相对平稳,1个+2,3个+1,5个帕。最可惜在18洞5杆洞,第二杆打进沙坑右前方的沙坑,35码到旗杆(旗杆在后),救球非常精彩,把小球放在洞口2码多的地方,一个上坡推杆,线路也不复杂,同组都已经结束,我推得有点急,也受了某些影响,最终没能打进小鸟,这也是今天唯一错失的短推。今天最满意的应该是推杆,全场没出现3推,除了18洞没有错失一个3码内的短推,在龙王溪这个诡异的果岭能保持这样的推杆成绩(全场32推)足以令人高兴。最后18洞+10,未能保住+10内的目标,稍有遗憾。
当晚住在安吉,第二天赶到旭宝打时尚高尔夫冠军赛,但因雷电影响只完成了12洞,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正事打球中没有完成18洞(以前自己练球也有打几洞感觉挥杆有问题回练习场调整的)。12洞的成绩是+7,2个+2(一个是因为下水,另一个是宣布不可打),4个搏忌,1鸟,5帕。这场球的挥杆不错,不好的主要是短杆,估计是因为昨晚小酒喝得比较晚,上午7点半就起来,基本就睡了4个小时不到,加上2小时的车程,很疲乏,手感是完全没有。最可惜的是是在一个5杆洞,我两杆打到果岭左侧(炮台果岭),因为旗杆位置从我球位方向是非常靠前的,而且是大下坡,我选择打一个高抛,想落地即停。但当时在果岭那的摄像师拿着大炮一样的相机就在我面前5米的地方不停的对着我连拍,我当然希望能把动作做得更帅点,这就完了,高抛打短,我再切,他再拍,我又切短,再切一推,本来非常好的抓鸟机会就变成搏忌了,唉,心理承受能力还是非常欠缺啊。推杆不算离谱,没有出现3推,但错失两个3码左右的小鸟推,同时一切一推成功率也很低(不过这个主要是当天的切杆有点离谱,总是切到离洞4、5码的地方)。
最近又控制不住的对挥杆进行调整,主要是挥杆的表现不佳已经有段时间了,我也已经无法容忍了。这次的调整主要是针对上杆,上杆主要针对的是上杆初始,改成传统的整体起杆(即在上杆初始阶段保持手臂和肩膀构成的三角形不变,直到双手到达裤兜的高度),手腕上翘比以往要延迟一些。上杆的改到对整个挥杆都有影响,但总体来说比以往的感觉要好,并且感觉开球的距离也开始有所提高,但没有10几场球还不能说明问题。找一个合适的挥杆方式,巩固稳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