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华坤▏核心引擎: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思想

(2025-08-02 19:45:25)

陶华坤 核心引擎: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思想

 

 

“为谁服务、对谁负责”始终是检验一个政党或政权的试金石。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思想,不仅是一种指导理念,更是新中国继续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它强调在国家治理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核心,确保每一项政策和决策都能反映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需求。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中国治理之“道”何在?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基本方略;既是政治立场,又是根本要求。民生为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做到“民之所需,政之所向,民之所盼,行之所至”。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来自人民需求、服务人民利益、为了人民幸福。“郡县治,则国家安”。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亲民、爱民、为民,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把握基层治理之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构建多元共治大格局,打造为民同心圆,奏响多元共治“大合唱”。安民、富民、乐民,筑牢基层治理之基。

2.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科学精准、及时有效回应人民呼声。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就是要尊重人民在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人民的首创精神,调动起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拓宽民众平等参与、理性沟通的方式渠道,虚心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汲取人民的智慧与能量,以人民的实践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3.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哲学基础。

阐明“人民”概念。重视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界定,以人民为中心的表述具有鲜明的中心定位,这个中心即“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说明了人民书写历史、人民雕塑时代、人民创造成就的道理,生动体现了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之于“人的发展”的本质效用,认为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个体的内在潜力释放和本质力量提升,是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时代价值。

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为国者,以民为基”。所谓人民观,是指一个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一个政治集团长期形成、较为稳定的对人民群众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包括:人民群众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权利至高无上,人民群众有着无限的创造力等系列观点。

1.《共产党宣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践行,指出了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最完美的实现;《共产党宣言》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明了实现的步骤,提供战略指导和实践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的卓有成效在于党的政策和策略的正确。

2.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重民、亲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江泽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遵循的重要原则。这些重要论断都是立足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精辟阐发。

3.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既是理论命题,又是基本方略;既是政治立场,又是根本要求。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精神品格。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强调指出,对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列宁一再强调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地位的至高无上。毛泽东对党员干部提出“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的必然要求。

三、人民立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

人民万岁!是毛泽东主席的肺腑之声他坚信,民强则国强,人民奋发则国家昌盛,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共产党要做人民贴心人

1.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延安时期,面对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困惑,毛泽东自信地说,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找到一条跳出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创建的新中国,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货币叫“人民币”……。他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反复强调国家政权的人民性。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所在

毛泽东人民至上打破几千年来“上智下愚”封建尊卑等级体系。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集团都时常把“人民”挂在嘴边,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主张重民众、申民心、限君权,提示君王们行仁政,讲民本,但其实质只不过是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驭民”“治民”的王道权术。当今西方列国以民主国家自居,四处贩卖民主、自由、人权的“普世价值”,“人民”只不过是政党、议员们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棋子。“人民立场”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所在。

3.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史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人民立场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虽然一些历史人物、英雄豪杰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实践必将一事无成,如果他们欺骗人民,奴役人民,背离了人民的意愿,只能落得个遗臭万年。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毛泽东称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们都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风流人物”。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