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华坤:教育家是多元知识的传道者

(2025-05-07 21:49:54)

陶华坤:教育家是多元知识的传道者

  

教育家,传授知识,唤醒思想,塑造灵魂。教育家像一把尺子,设定明确的培养标准,衡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督促学生追求卓越;教育家像一面镜子,通过映射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不断质疑、反思、扬弃,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一)正确认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培育教育家精神的前提

 

精神指一种活力和意志品质,具有无形力量。教育家精神有助于凝聚教师队伍的精神内核,坚定教师队伍的爱国主义立场,发挥着聚魂的重要作用,具有传承性与教育性。

1.教育家精神为何何为如何

何因?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何以?教育家精神的结构内涵;何为?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向。“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彰显教育家精神蕴含的立场,决定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方向;“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诠释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人格魅力;“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反映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能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永葆教育活力关键所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教育家精神的情感底色;“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表明教育家精神指向一种自觉的社会担当。

2.传道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信仰和文化使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道者?明道信道!指那些致力于传播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或哲学思想的人。他们通常以演讲、写作、教学或其他形式,向他人传授自己信仰理念,并努力引导他人接受和实践这些理念。现代社会,传道者的角色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许多思想家、作家、演说家和教育家等也成为传道者。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发表演讲、开设课程等方式,向公众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精神境界。

3.“家”:教育家精神内涵的基础性构成。

“师”到“家”,指在广泛教师群体中能够“自成一家”并“成为大家”。教育家是教师群体中气度格局和情怀境界高度凸显的领军者,是典型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内聚耦合。这种基本特质的演进,既是一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水平跃升的直接体现,也是育人情怀和职业素养的持续升华,更是社会认可与自我超越的交相辉映。作为一位教育家,应在能力上达到大水平、在情怀素养上体现责任担当、在育人事业中始终胸怀大我、在育人实践中做到忘我奉献。

 

(二)润己泽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弘扬教育家精神,有助于在教育中融入教育家精神。好教师是自带光芒的播火者,是以身载道、知行合一的“布道者”。教育家精神指引个体价值追求,塑造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形象在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

1.教师职业的多元特点与多样化角色

传道者教师肩负着传递社会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任。不仅传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更对学生“做人之道”“为业之道”以及“治学之道”等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示范者。教师言行举止、行为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是研究者、学习者和学者,需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

2.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标尺。

教育家?教育家精神?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价值、实践、使命,回答的是教育家精神的终极追求,即“为了什么”的灵魂拷问,强调的是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和长远追求。价值维度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即“应该是什么”的追寻,展现了对教育目标的根本反思。从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的精神本质来看,教育家精神是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双重实现的过程。在教育领域,教师不仅将自身的理想信念升华为社会共识,而且通过教育活动形成个体与社会间的互动反馈循环。即教师通过教育活动,将内心的理想信念贯彻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中,使之具体化为可传承的社会价值。

3.成功的思想者恰恰是那些孤独地徜徉在追寻真理之路的人。

哈佛教育的精髓,即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孤独中得以成长的精神家园。“真正的哈佛隐藏在执着于探求真理和孤独思考者的灵魂当中”。耶鲁大学教育理念:“解放思想,挖掘潜能”,重视学生在没有审查压力或报复恐惧的情况下自由探索思想的权利。耶鲁这一使命植根于这样的信念:学生应当接触多元思想,以便形成自主见解。耶鲁提出“解放思想”与哈佛“孤独的灵魂”不谋而合,体现西方教育家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潜力挖掘的高度重视。教育的使命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激发他们独立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潜能。

 

(三)至诚报国:做教育传道者实践者授业者探索者

 

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筑牢思想根基,引导教师做“至诚报国”的传道者;做“立德躬行”的实践者。既要注重“经师”培养,又要注重“人师”培育;做“启智润心”的授业者;做“求是创新”的探索者。

1.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大先生。

做博学多识的传道者。具有坚实的知识储备,拓展研究思维与视野,建构多元知识结构,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回应时代诉求的教育研究课题,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寻求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解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困局问题和瓶颈问题。好教师能精准把握“师道”真谛,明理想信念之道,明教育的根本任务之道,明教育改革创新之道,能始终坚守教育信仰和做人本分,时时不忘人间正道,事事琢磨教育门道,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2.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是“明道、信道、传道”的引领者。

“家”是一个行业的突出贡献者与集大成者。构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机制体系,理解道、接受道、践行道,求道、信道、弘道乃至殉道,“明道”是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重要认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何者为道、何道为高,在价值多元、众声喧哗且自以为是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何况要一以贯之、一往无前地躬行实践。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国梦,无疑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弘道主题。

3.使教育家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入教育行为。

陶行知说,文化是“思想斗争的武器,这武器必定要解放出来”。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与变革教育方式,在文化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优秀的知识传播者,实现学生的心灵自由与精神解放。教育家精神需要有一种使命意识,坚守道的信念。教育从关注“术”转向更多的关注“道”。教育的“道”包括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身的规律。在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的时代,师生思想容易受到各种思潮冲击和影响,要增强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分辨是非善恶,培育学习力、思想力,让理想信念成为师生的人生柱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