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华坤:中国教育已进入研究生教育时代

(2024-12-02 14:51:45)
标签:

高等教育

国际教育

教育家

教育强国

研究生

陶华坤:中国教育已进入研究生教育时代

 

学位制度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基本制度。学位制度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吸引、培养国际优秀人才的基本制度。在全球127个实施学位制度国家中,中国学位制度和学位授予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一、时代在召唤我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国统计年鉴2023》梳理发现,6岁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人口占比达0.95%。

1.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大学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又可分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应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主主要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2.鼓足勇气,迈向研究生教育的新境界!

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构筑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情况,研究生教育层次占比一般在30%-40%之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到10%,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的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远低于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每千人中有10个以上的研究生(含博士),而中国只有2.4个。

3.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

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国别收入分类标准来看,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高校在校生结构比为:本科占比超过60%,专科低于30%,研究生约为10%,并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研究生占比会随之提高,专科生占比则下降。而我国目前的本科生占比为49.41%,专科生为41.52%,研究生为9.07%,本科和研究生占比均低于国际水平,这也导致了国家高科技人才储备缺口较大。难以支撑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持续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吸引优秀生源攻读博士。

二、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

研究生教育中,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虽少,但其作为科研主力军,为中国科研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惟有博士强,方能有科技兴。

1.研究生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驱动要素。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培养和适应国家“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聚焦紧缺、特色、冷门学科,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重大需求和主攻方向,重点瞄准急需学科和“卡脖子”关键领域部署开展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教育部指出,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2.研究生教育注重内涵发展,确保学位授予的含金量。

注重“教、学、评、管”重视教。严格学业管理,导师要以身作则,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将更多时间用在育人上,加强学业指导重视学。认真落实学习各环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养成严谨自律的行为习惯重视评。在学位论文答辩的各环节,评审专家要真正硬起来。把好毕业审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重视管。完善管理规则,加强学位论文抽检,加强对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查和诊断,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

3.重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是一个时代命题!

探索“导师+学长”等指导模式我国研究生导师约50万人,约占高等教育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国民教育,更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导师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探索“导师+学长”等指导模式,鼓励学生建立学习研究小组,鼓励导师之间合作建立导师组,不断健全行业导师参与指导的有效机制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

三、从精英到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新挑战

美国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占比为33%,其中博士生约占6%。在新增就业人口中,美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约为15%,我国尚不足1%。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相对规模还是比较有限的,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和需求。

1.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以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中心,创新研究生培养体系迈向这种体系的改革是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注重统筹兼顾:既要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层次性,更要重视其类型特征;既要保持可持续的规模增长,更要重视严格的质量保证;既要关注新增学科和学位授权,更要重视存量调整;既要重视科研产出和质量,更要注重育人效果;既要借助外力推动,更要注重练好内功;既要继续发挥好政府作用,更要统筹全社会的创新资源。

2.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研究生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纷纷设立研究生院或开设研究性学位课程,为有志于深入学术研究和专业领域深造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养机会。研究生教育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和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科教融是实现三者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研究生教育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

研究生教育:通向教育强国之路从国际竞争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点,美国把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核心领域。以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正在重塑经济产业发展新样态。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