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创新: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中

(2024-11-17 19:04:12)
标签:

哲学

理性

著作

思想创新

社会进步

理论创新: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中

陶华坤

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研究离不开以学术阐释为基础的思想理论创造。对实践本身展开哲学解剖,让人人“熟知并非真知”的实践变得更为清晰可见。

一、哲学要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契约论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和方法也存在其特有的思维路线。坚持人的自然权利作为原点,并以此确立政府的功能。苏格拉底的怀疑,柏拉图的思辨,亚里士多德的百科知识,为西方文明种下了理性、批判、科学的种子。

1.文化的取向是为人的。

文化是一种程序。它是人给自己的社会行为编制的程序,是同类活动方式通过比较、选择而优化的程序。这种程序是人为的程序。文化是人为自己确定的活动方式、方法、规则、目标、途径等。文化程序由取向引导。理性的人之所为是有目的、有指向、有追求的,这些可统称为取向。程序和取向构成文化的两个本质性向度。文化程序由文化取向引导,而文化取向则通过文化程序实现。

2.哲学论域中的规范性问题。

理智就是照射到灵魂中的光。规范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是一个可以贯通古今乃至中西哲学的重要概念。哲学对规范性的探究,经历了近代潜流到当代显学的渐变,而以规范性为中心,转向目前正在改变哲学研究的旨趣和重心。聚焦对规范性概念的一般性考察,探讨规范性的来源和基础、形式和结构;在政治哲学领域,探寻现代政治秩序自我奠基的规范性基础;在认知与行动哲学领域,探讨行动理由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解读知识的“实用侵入”问题。

3.西方哲学是数学式哲学,讲究逻辑、推理、演绎。

柏拉图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真正的智慧。任何数学概念、公式都是哲学思想的结晶。如函数概念的建立要先考察具体的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撇开事物的具体的质的差别,专门抽象地研究两个事物量的关系而得到的。哲学三大定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无一不在数学中体现。实数与虚数、乘方与开方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分段函数、圆锥曲线的定义则体现了量变质变关系;反证法、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又体现了否定之否定关系。

二、中庸代表中国人特有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和中庸很像,但比中庸更高级。中庸仅强调不走极端,在正与反之间选取平衡点。但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新的“合题”可以解释老的正题与反题,也会引入新的反题,如此发展,周而复始,最终揭示世界本来的面目。

1.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

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是时代的产物。解读《中庸》,开启新的思想。古代中国孕育的“中庸”,还意味着一种尚未被经验到的新的可能性,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生活层面。《中庸》确实有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定向的意味。思想需要思想,《中庸》对宗教对话与普世伦理的建立有高度的价值:中之不偏不倚,正是宗教对话与普世伦理建立的理论核心,而庸者则说明宗教对话与普世伦理的建立乃是在生活与活动中展开,而且它们必须是能真正为人们所实践的价值与规范。

2.哲学为基督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犹太人,先有犹太教,后从犹太教发展出基督教。二者都信奉上帝,认为存在救世主,区别是基督教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反而认为基督教是异端,所以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二者都信奉旧约,只有基督教信奉新约。旧约记录耶稣降生之前的事,新约记录耶稣降生之后的事。基督教是后起之秀,处于弱势地位。保罗将基督教传给非犹太人。当时的人们喜欢辩论,思辨乃哲学所长。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中,保罗利用哲学的思辨,著成《保罗书信》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力。

3.哲学源于生活,源于时代,源于实践。

学者在研究问题时要有坐标感:时代坐标。从时代挑战、时代需要出发,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打磨自己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学术史坐标。提出的问题在该学术领域里的思想演化逻辑中的地位;横向的空间结构坐标。提出的思想、概念在既成的相关学科结构中是否具有共性或普遍意义;未来方向的坐标。创新的概念和理论对于未来学术的开拓性和走向趋势的预见。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哲学、问题中的哲学,然后才能有哲学中的问题。

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征,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只有从哲学角度深刻回答现实问题,哲学研究才有生命力。

1.“两论”集中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

《实践论》讲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讲的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两者合起来就是认识中国社会、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路线、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运用“两论”思想,通过准确把握国内形势及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系列创新性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中国新现代性道路“新”在何处?

中国哲学探讨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中国新现代性道路分为三个维度:用人民共同富起来超越了西方道路必然导致的两极分化、社会崩溃;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解决了西方道路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崩溃的根本危机;用多元主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新全球化时代体系来取代那种导致全球分裂的单边霸权主义的旧全球化时代体系。

3.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哲学何以具有思想力?哲学问题并不都是纯粹思辨的,当它解析鲜活的现实问题时,就可以既可信又可爱。如果把哲学研究理解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抽象驰骋,它就可能高耸于天国,让人们敬而远之。只要深入分析人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哲学话语就可以沁人心脾,使人感到温暖。道不远人,远人非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关心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心人们的处境。哲学家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人越有理性,就越自由,就越真实,就越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