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演-教练”型教学模式

标签:
教育家教育研究教育力学校教育智库 |
论“导演-教练”型教学模式
陶华坤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凸现教学模式,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一、导好向:重视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课的结构指课的各要素联系的内部形式,反映一定教材单元体系中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及组织。课的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高低。
1.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
主题、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因素。主题指教学模式赖以成立的教学思想或理论;目标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因素,对其它因素有制约作用;条件指完成一定教学目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时间与空间等;程序即详细具体地说明教学的逻辑步骤,各步骤完成的任务等;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教学模式要规定自己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课是点燃求知欲火把的第一颗火星。
对话是创新的温床。要雕刻每一堂课,是上课者的责任。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普遍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学模式的重要功能。
理论功能。教学模式以简化的形式表达教学思想或理念,便于教师掌握和运用。实践功能。教学模式提供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和程序指导;帮助预见预期教学结果;使教学成为一个系统,改进教学过程和方法。对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组合和建构有助于课堂教学最优化。同时,应认识到课堂教学模式化方法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一旦把某种模式固定化、僵化,便会束缚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发展。
二、“导演-教练”型教学思想
让学生走上讲台当演员、做小先生,老师走下讲台当导演、做教练;其核心是一多一少。即课堂上学生多活动,老师少讲;变听我讲为让你讲,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以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适当升降教学难度、多设台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精心设计阅读提纲。
将学习点拆成学生思考的问题,“导演-教练”型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课堂阅读提纲,以及讨论解决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目标、展开积极思维、想象,增设分组讨论,借助同伴互助、兵教兵。教师要学会做导演、做主持人,学生则是课堂教学剧演出的主角演员、真正的主人。
2.师生在共同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围绕目标导好向,学生积极活动踊跃发言,在讲着练着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化,充分利用教具、教学空间,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开动脑筋,根据教材、教学实际情况,将读书、议论、讲解、练习、做实验等有机结合,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3.完善教、学、导系列。
把说课纳入教师教的系列,注重教学过程的提前设计,超前把握;把学法指导纳入学生学的系列,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把课堂当舞台,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导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刻意求知;教师围绕目标导好向,使其达到预定轨道。教学中注意引导点拨。教效力于导,服务于学。灵活运用凯洛夫教学五环节,结合杜威教学五步骤:课堂操作程序分为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
三、教学模式应保持一定的弹性
敢于突破常规。有探索精神,摆脱传统教法的束缚,立足求新、求异、求活;学习理论、着重实践、善于总结;学会嫁接、改良、创造。值得提及的是在使用“导演-教练”型教学时,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小结,指出重难点,提醒学生值得注意的事项,消除疑点。使每一节课都不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去开无轨电车,去放无线风筝。
1.以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训练是一种优化学习状态的行为过程。关注学生知识适度有效训练,把对作业研究的重点,从课后练习的编集,转到预习作业与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反馈上来。把编作业的过程,当作再现备课过程,当作教师的重要研修。精讲要有精练辅助。针对学生特点,精心编制限时训练和自助餐式习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好,基础一般的学生吃得饱。
2.保持一定的弹性。
知识内在于人的经验构造、是个动态发展过程。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种灵活性,表现为对学科特点的充分关注,体现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由于教学模式中的程序需要起到普遍参照作用,因此,教学程序并不涉及具体学科内容,只是对教学内容性质提出特定要求。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
3.思考和研究:学什么,怎么学,效果如何评测。
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要想上出高效率的课,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案、引导得法、点拨有方,学生的智能在活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贵在得法,在有法、得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无法的境界。当教师攀登上这种境界,模式就是一个可以扔掉的梯子。精彩的教学历来无定律而循。
刊发《安徽教育科研》1998年12期,《浙江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