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应该是专业领域的权威

标签:
教育家论教育家陶华坤专家权威 |
专家应该是专业领域的权威
陶华坤
专家的专业观:专家有深厚学术背景,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严谨的方法论,能够对复杂问题提供明确解答和操作性建议。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专家的“人民观”
思想家认为,用理性之光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愚昧、特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教师是擎光者,用自己的光温暖、照亮每个儿童,让他们向着光,追着光,最后成为光。
1.专家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专业影响力,为民众服务。
专家只要一心为民,人民就把你视为民众的专家。人民观是对全体人民负责,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任何割裂人民的观点和认识都是站不住脚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讲究基础和积累,怎么积累?动脑,实践,写作。以好奇、怀疑、批判和自省的态度面对每个问题。
2.民心高于天。
专家是人民的专家,不能只为利益集团代言,要以事实为根据。真正的专家,植根于人民,站稳人民立场,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自己专业方面的造诣,向决策层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方案。这样的人,才是人民拥护的专家。毛泽东的人民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3.精品就是自己劳动成果的精华。
袁隆平院士老骥伏枥,扎根田垄间,矢志不渝地钻研杂交水稻,全心全意奋斗于提升亩产量,终于实现了“叁优一号”双季亩产超3000斤的目标。在去北京之前,袁隆平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来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我晚上,满脑子都是稻子的事情。”
二、专家的“大局观”
以“匠人精神”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业变化”。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做学问切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地跟着风向转,捕捉热点,抢占“山头”。“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再记得你”。
1.专家是站在大局上看问题的人。
专家是人不是神,专家要说真话、说实话。“大局观”凡事长远考虑,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原理看待问题,从全局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大局观的人,一般是团队灵魂人物,能够决定集体未来。有没有大局观,是衡量人“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教育既是为适应外界,更是为丰富自己内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把教育基石奠定好,把下一代教育好,把接班人的身心健康照顾好,国家有未来,民族有希望。
2.“专家思考”一定是框架思考。
做出一个适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框架,一定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需要不断学习、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实践,才能够有机会构建、验证、提升,真正成熟起来。构建过程是从点、线、面到体的过程,跟学习中知识体系的搭建一样,要经过相对较长时间。教育专家是研究人、凝聚人、成就人,懂教育教学、循规律、善治理的管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诱发者、组织者、促进者。
3.让教师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设计者、实施者。
让学校生活远离粗放、简单、机械、刚性,让其成为科学的、精致的、审美的、爽心悦目的、温暖的、生动的、能给人无限想象、享受和怀念的生活。教育家吕型伟说:“中国的教育明显存在浮躁、浮夸、浮华的三浮现象。突出表现在校舍求豪华,教育求花样,评价求功利。教育应少提口号,多办实事,寻求特色。”教育应追求“实在、实事、实效”。
三、专家的“真理观”
播撒研究的种子。让教育在解放思想中获得思想,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实证研究,扣人心弦。学术著作,有水准、有眼光、有趣味的专业性书单。阅读、分享、探讨、思考、感悟。
1.真理观即在学习求知时所信奉的真理标准。
真理观决定我们对“观念、知识”的真假判定和信念选择。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个过程;真理是全面的,是个完整的体系。学者的责任,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生命。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专家得有深刻专业的见地。
专家是要解决问题的,专家通常谨小慎微,言辞间还有待求证。专家是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不是预言家、不是算命先生、不是意见领袖。专家风骨。专家要有清晰明确、客观公正的专业态度,功底扎实,谦逊与严谨、开放学习的态度与精神。研究是一种价值预设,也是一种精神判断。引导教师成为教育专家,应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3.求真是获得科学发现的必由之路。
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待发现的规律是隐藏着的、无人知晓的。搞科学研究要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认准主攻方向,明确树立学理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注重研究基础性、客观世界存在的真问题,或者运用已有理论加以解释,或者抽象出新的概念和理论。真理永远是具体的、朴实的、简明的。找准方向,坚持不懈,总有所获。做有思想的行者。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标识。高举英雄之火,点亮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