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困惑:熟知并非真知

(2023-11-09 09:38:54)
标签:

困惑

熟知并非知

教育家

哲学家

思想者

困惑:熟知并非真知 

——人类思想的进步都是在突破常识中实现的 

陶华坤

创新是创造成果的外显和物化,想到新点子、找到新思路、发明新事物、提出新观点,都是创新思维的表现。

 

一、聚焦“内卷”:家长焦虑,学生疲惫,教师纠结!

熟悉不等于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道也不等于熟悉教育内卷越发严重,全民教育焦虑时代,学生和家长如何应对?

1.思考:人类思想的进步都是在突破常识中实现的。

黑格尔告诉我们:熟知与真知有区别,甚至可以说有着一段很大的距离。熟知只是看到了眼前事物的轮廓,而对其内涵却加深思,因而并是真知。常识是大多数人熟知的,而熟知的东西更加潜伏着危险,因为“熟知并非真知”。错误的常识窒息人的思想,放松人的警惕性,诱导人陷入黑暗。可怕的是有人不知自己究竟是谁,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更不知怎样去干,缺乏行为指归。

2.教育焦虑:“内卷”令人倦怠。

什么是内卷?于个人而言,就是在有限资源面前不良竞争行为导致“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内卷?有限的资源只是导致内卷的直接原因。内卷行为泛指一种内部非理性的竞争行为,竞争行为是一种根植于人类心灵中的求生本能的体现。内卷的特征:低水平重复。教育内卷化现象日趋严重。教育问题,大多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投射。教育焦虑,本质是社会竞争的焦虑。

3.反思:高考确实被认为是“内卷”现象典型体现。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但是考试大纲是有限的。要保证公平性和选拔性,高考试题只能在考纲的范围里不断变化,在考纲之内“发展”,呈现出一种低水平重复的特征,是一种低水平的复杂。高中学生起码有一年的时间把青春耗费在做题上,这就是内卷。正确引导学生“想高于其他人”的冲动。发展才是避免内卷的基础,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成人竞争: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学习力已然是这个时代的追求,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永远不会停止成长。

1.探索学霸怎么了?

拥抱成长型思维学霸聪明、智商高、思维清晰、逻辑感强。学霸一般都是有天赋的人,解构学霸的成长路径,建构强大自信,学霸靠的是无比强大的意志力。人生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只要活着,就有无限可能。你信你是谁,你就成为谁。你心里觉得你是学霸,你就会成为学霸,做学霸所做的事。知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行为是能塑造意识,用行动强化你的意识。找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并实现他。

2.剖析问题: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中美博弈,表面是技术,技术背后实际是人才的竞争。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如何筑牢“蓄水池”,防止人才“活水”流失,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集聚更多一流人才。高等教育应该怎么做?做什么?很多教育问题,背后根结是社会问题,不是靠教育改革就可以解决的,务必有基本的判断与认识。

3.批判性思维: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重视人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形成富有批判精神、能够独立进行个人决策的思想意识及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个性思维品质,强调质疑、猜想、开放、求异和创新等,核心是善于反思,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往往始于问题的提出,终于问题的解决。培养人才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建构和完善他们的思维创新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社会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找到根结。

社会教育是维系社会稳定,紧密社会联系的重要活动,促进整体社会的进步。

1.职业教育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很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高度发达的高端制造业,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催生下,德国的企业需要高层次技工人才,于是纷纷直接去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这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产业基础。路径依赖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

2.思维定式:办教育必须立足于教育本身!

精于心,简于形教育要凝心铸魂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凝聚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内涵质量。教育承担着识才育才的重要作用,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蓄水池”。职市场化程度不高,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教为国家服务为民众服务。

3.技能中国需要“园丁”“木匠”思维。

养育和培养人才要有“园丁”“木匠”思维重视社会教育,提高全民素养国之大计政治上看教育、民生上抓教育、规律上办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思考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思维和视野;教育是保有民族竞争力的源泉与根基。工匠精神”则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