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2023-11-04 09:33:28)
标签:
哲学哲学家哲学研究思辨灵魂 |
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哲学之核心
陶华坤
哲学是智慧之学,它虽历经沧桑岁月却依然万古长青,永葆其生命与价值。思想者的幸福在于,即便身处沙漠,也不妨碍他营造思想的宫殿。而其责任在于:即便人在天堂,也不忘记倾听人间的声音。
一、哲学研究进入思辨的领域
1.哲学的核心思想。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哲学思想是对人生、世界等的思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万事万物,包括思想、宗教、艺术、科学、经济、制度、社会,都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2.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哲学的核心是理性思辨。哲学作为追根究底的学问,世界是辩证的,哲学也是辩证的。认识世界,确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指导人类的行为,是哲学的重要目标。哲学的最根本的核心不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的来源。也就是说,哲学需要回答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意义就是反思。西方文化,局限于“思维”“智慧”。人类智慧是要“反映自然”的,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3.哲学乃是“无所不用”。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哲学就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最明显的用处是让你看问题比较地全面。哲学的价值在于,它是人最高的精神活动之一。思辨是对理论的概念、判断与推理等维度进行审视,思辨的底层逻辑是批判质疑。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哲学,哲学根本宗旨就是规范人们的“思维模式”。使人类在前进的道路上少走和不走“弯路”。
二、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1.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哲学不是用来忽悠的。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用处是:澄清观念、建构意义和捍卫自由。殉道者就是通过自己建构的意义,主动地接受了苦难,并把苦难看成是自己自由的体现。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苏格拉底这样的伟人,是当时被讽刺的对象。黑格尔就哀叹过哲学已经“哀落”到“甚至没有人记起,没有人想到”的地步。
2.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苏格拉底的对话永远是从意见开始。对他来说,意见本身并不等于谬误,而更像是一个顽疾缠身的病人,一种被遮蔽了的真理。哲学对真理的寻求就是要通过对病理的诊断、通过对意见自身的根据、限度和超出限度所导致的自我矛盾的揭示,将这个病人治愈,让那个始终在起着作用的真理本身自行显现出来;而绝不是要消除意见,为人类提供一个人造的无菌世界,以便找到一个绝对无误的正确答案。
3.哲学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终极目的研究!
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对人生终极目的的明确是揭示真理的唯一途径!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实践。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道法自然。
1.“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哲学上他提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
2.孔子哲学体系。
儒家的价值意识归结一个字即是“仁”。从“仁”开始,在行“仁义”的过程中,体悟出了人生的“道”(真理),因此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人生的最高阶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浓缩为一个“和”字,“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3.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中华民族在千苦万难中,由忧思而问道、求道、悟道,“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实现“认识”和“自然”“世界”一致的逻辑。哲学即人学,即成人之学。超越是哲学的核心,是哲学之为哲学的本质。哲学就是将能说清楚的东西说清楚,说不清楚的东西则表明为什么说不清楚的那种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