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太坏 纠错真难(二)
(2009-03-24 15:51:31)
标签:
证券经济基期a股指数贝多广中国财经 |
分类: 经济时评 |
学风太坏 纠错真难
――从《经济研究》的《通告》谈起
张曙光
附件A:就“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致《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编辑部并刘树成主编:
贵刊2007年第9期贝多广、朱晓莉的大作“试析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并存”一文,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具体情况如下:
表1第5列“房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中,前4年的增长率均大于100%,后5年和复合增长率只有3.5-10.8%。这里的增长率差距如此之大,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作者这里把指数和增长率搞混淆了,前4年是指数形式,后5年和复合数据是增长率形式。另外,第6列2005年05月31日上证A股指数44.9也是错误的,有可能是把第7列市盈率的数据误记到这里。
问题远不止此,更严重的错误在表6中。该表占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列示了从2002年1月-2007年4月CPI、PPI、A股指数、债券总指数、中房指数及其月(季)度变化率,但所有的变化率数据都是错误的。如果说CPI、A股指数、债券总指数的变化率发生了技术性错误,出现了错行问题,把本月份的变化率写成了上个月份的变化率,那么,PPI月度值的变化率就全部弄错了,不仅很多栏正负号是相反的,而且数值也是错误的,我们不知道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中房指数的变化率不是变化率,而是增长率。总之,在表6中,有5列64行273个数据是错误的。
发现上述错误以后,笔者特意请教了善长于计量分析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岳希明教授,他们对这种错误也感到惊讶。作为《经济研究》的编委,笔者对杂志负有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对于发生如此荒唐的问题感到悲哀和痛心,我们不知道作者、编者和匿名审稿人是如何审查和编校的。请作者和编者给予澄清和解释,并将笔者给编辑部的这封信公开发表,以正视听,同时向读者致歉。具体勘误附后。
此致
敬礼
张曙光,2007-11-25
附:勘误表(为一目了然看清问题的所在,我们用彩笔标出:红色为误,绿色为正,蓝色为此信发出后陆续发现的错误,灰色为《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认定的“错误”)
表1:中国实际GDP、CPI、房地产指数增长率、上证A股指数和上证A股市盈率水平
|
实际GDP增长率(%) |
CPI指数同比增长率(%) |
PPI指数同比增长率(%) |
房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 |
房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勘误 |
上证A股指数(每年最后一个交易日) |
上证A股指数平均市盈率 |
1998 |
9 |
|
|
100 |
|
|
|
1999 |
6 |
|
|
100.7 |
|
|
|
2000 |
7.3 |
|
|
101.9 |
|
|
|
2001 |
6.6 |
|
|
103.7 |
|
|
|
2002 |
9.1 |
|
|
|
|
|
|
2003 |
9.9 |
|
|
|
|
|
|
2004 |
9.5 |
|
|
|
|
|
|
2005 |
9.9 |
|
|
|
|
|
|
2006 |
10.4 |
|
|
|
|
|
|
2007-05-31 |
|
|
|
|
|
|
|
2002-2006 年均复合增长率(%) |
12.09 |
|
|
7.82 |
|
|
|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