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期货的季节性价格走势规律

标签:
股票 |
分类: 商品基本面 |
随着国内对豆粕的需求不断增大,时至2000年7月,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正式上市。从豆粕的走势可以看出,豆粕生产销售与季节性变化紧密相关,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把握豆粕的价格走势。
图1-1 豆粕期货价格季节性统计分析表(2001年1月-2012年)
图1-2 豆粕期货上涨概率及收益率
从图表1-1 、1-2可以看出,一年中豆粕价格上涨概率超过50%的有5个月分布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其中10个年份6月的上涨率为60%,平均最大涨幅比平均最大跌幅高157.8元/吨,百分率变动量为19%,涨幅明显。豆粕一般延续7-11月份的低迷,即便是上涨,持续时间也仅有一个月,另外此阶段也是国家抛储的季节,拍卖价格高低对于豆粕价格都不会产生结构性影响,消费支撑未进入强势。进入6月份以后,由于雨季等天气因素变化都会影响到豆粕的销量,使得市场对期货市场缺乏有力支撑,故豆粕7月收益率会大幅下降。
在图表1-1、1-2中我们可以看出1月份的月度收益率、平均涨幅都是最小的,百分率变动量为-25%,表明跌幅较高,无论是平均最大的涨幅差值还是平均百分率变动,1月份的数值是全年12个月中最小的,由此表明1月份是一年当中上涨动能最为欠缺的。
上涨概率低于50%的有4个月,分别是1月、4月、7月、和11月。其中下跌率最高的是1月、4月和11月份,下跌概率为70%,对于11月份而言其中10年中其中有7年是下跌的,平均最大跌幅比平均最大涨幅高出75.1元/吨,百分率变动量为-20%,表明相对跌幅较大,无论是下跌概率还是平均最大跌幅差值或平均百分率变动11月份都是居前的,这表明一年中11月份的下跌动能最大。
另外从图1-2中的月度收益率均值来看,豆粕价格一年中有3个阶段性上涨高峰,分别是3月、6月和10月,其中6月的收益率最大,达到5.72%。11月份收益率达到年度最低,为-2.99%。
豆粕价格的季节性波动,主要是由于大豆价格和天气因素影响具有季节性。由于现在豆粕的主要用于饲料,所以需求量相当可观。按照一般性规律,豆粕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出现全年价格低点,随着4月份来临,市场对豆粕的需求逐步的增加,直到当年的10月份左右,价格也随之上涨。在过去这个期间,市场消费的大豆主要是来自国内自有的大豆以及美国的大豆,而南美的大豆由于质量问题,在国内总的消费量中南美大豆的比重相对较低,因此,国内大豆与美国大豆的生长周期对这个期间的豆粕价格影响比较大。在10月以后,随着国内大豆与美国大豆的上市,国内压榨商的生产进入了高潮,价格也随之回落。
但接下来8-10月需求较为平淡。
在秋收时节,市场对新鲜大豆的需求量也会有所提升,但不会对影响市场价格产生太大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豆粕的消费也越来越高,需求量不断增大。接下来豆粕的消费进入小高峰期,这个时期的豆粕的产销率将处在一个稳步走高的过程中。
7月份即将结束,8月临近,从图1-1、1-2中我们可以看到豆粕月度销量呈下跌的趋势将不会改变,通过分析我们预计有几种情况:第一、消费是影响期价最重要的因素,
第二、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不同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进入8月月这一时间段里由于传统消费与消费旺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建议在这个月份投资者交易时需谨慎。
图1-3 豆粕期货季节性指数
图1-3中有一条实线代表2001年-2012年的豆粕期货价格季节性指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6月份达到相对高点,第二季度表现为平稳的区间震荡,3月出现次高点,3-4月份下跌幅度较大。
后一篇:基金经理的13年期货感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