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七大顶级股神是如何死在半山腰的

(2012-11-14 16:04:2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交易案例
世界七大顶级股神是如何死在半山腰的!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 

2、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索罗斯在华尔街评论上鼓吹美国股市会坚挺,日本股市将会崩盘,而结果正好相反:美国股市崩盘了,日本股市却坚挺。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当年损失了32%,与他唱反调的孔逸夫却让科尔基金赢利了70%,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因为当年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亏损了. 

1999年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 

4、《大作手回忆录》中的主人公李费摩尔,也是准确预测到了1929年的大熊市,在那场大熊市中赚了1亿美元,但也在1932年开始抄底,结果两三年的时间,他亏的一无所有,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5、上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 8000万,其实她在10000点的时候,就把股票全部抛了,手上握有的全是现金。因为担心股市过于疯狂,所以她还是相对比较理智的,最后台湾股市上冲到12000点之上,三年多时间增值了160倍,但是最后的结局还是很惨,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已经跌去5000多点了,按道理该反弹了吧,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 

   归其原因,我们客观地说,她还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进场了,她当时自己就以为自己是股神了,可以掌控股市,股市不过是她的超级提款机而已。在此,我劝告大家,现在股市好,可能未来股市更好,但是如何清醒的看待股市,如何看待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6、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7、徐兴博年近半百,是南市一家药材公司的普通职工。1992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刚刚起步,许多单位和个人在这片领域里一桶金。徐兴博的确在这里面得了第一桶金,凭着丰富的投资经验,不管股市如何涨跌,他总是能及时嗅出大盘行情,事先作出调整,让自己的投资稳定增长。2001年10月,形势急转,而他仍认为能象以前那样安然度过低谷,接受委托资金超过100万元。2005年6月,沪指跌破1000点大关,一夜间回到了13年前,徐兴博和朋友委托给他炒股的财产,在这次大跌中损失殆尽。 

 @期货操作手点评:(http://weibo.com/zhangshegnbo)
这些股神失败的原因有:

第一:盲目猜大底,没有能够顺应趋势。跌不言底,涨不言顶。

第二:没有设置合理的止损位。猜大底是可以的,毕竟谁也不知道大底部在哪里,可以去猜。也可以用资金去尝试, 但是务必要设好止损,确保止损要小,到了止损,要及时出来,不能让亏损扩大。否则的话,哪怕对了九次,赚了很多,最后一次没有止损,赌错了,也是满盘皆输,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三:单纯依靠基本面是不靠谱的,虽然基本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也有致命弱势,基本面在很多时候是说不清楚是利多还是利空的,在很多时候,更无法用基本面去判断未来的趋势。
   不可盲目相信基本面,费雪、格雷厄姆都是全球顶尖的基本面分析者,最后还是死掉,就是因为过于相信基本面,在某些时候就会变成自负,极其自负,不承认错误,现实中公募或私募基金经常倒闭破产,都是因为过于相信基本面,过于自负。人犯错误,很正常的,哪怕之前你对了九次,最后犯了一次错误,这也很正常,但结局是悲惨的,就是死掉。
    所以必须将技术和基本面进行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务必要设好一定的技术止损。哪怕假止损了,我们可以再进去,但是却可以保住我们的性命,只不过少赚了几个钱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