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棉花奇人“浓汤野人”亏损9亿
(2012-08-28 21:18: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交易案例 |
作者:phyver
最近大家都在谈论棉花:棉花在11日的跌停,谈论浓汤野人和叶大户的交战。
据说,野人的2万多手棉花多单被叶大户盯上了,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席位上也有多单,另外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很多跟庄的多单埋伏在各处,跌停过程中,多头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与之对应的是,10日,期待已久的国内的棉花进口配额下发基本被业内确认,而且是低调下发。低调,透着决策层对引发行情异动的担忧??这个结果真的不难推演的。
棉花多头的失败在我看来是咎由自取。任何人在市场面前的自负,都可能招致额外亏损乃至灾难性后果。正应了那句:在江湖上混,迟早要还的。
这个推演并不难,多头们却选择了最不该做多的近月合约做多,用自己的“执著”来反证市场永远正确。选近月合约做多,本人能解释通的意图,也许就是计划以高品级国产棉多半或已沉淀在国储库中、或已被做成仓单,无法进入市场流通为由,发动一次棉花逼仓行情。这些受损的多单或许可成为将来发动逼仓行情的底单。
再说一下交易哲学上的事。我首先申明这优劣检验我是有权参与但无权下定论。市场、加上足够长的时间,也许能勉强得到一个答案。死理性派当然可以用数理统计的规律来给出答案。但我在此只能哲学性地表明自己的是非立场,而本案例就成了我的佐证之一。如果看官觉得一战胜败不足以定论,这很正常,因为我也无意定论。
浓汤野人之前有过几次暴仓,然后又赌对了行情而大赚,并且在得意时也传播过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并影响甚广。但是,如若市场本非他所言那样,则影响力越大,则对新人的误导也甚深。我就以此案例作为反例,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和理念,并从一个侧面的角度试图揭示问题之所在。浓汤野人的分析文章,透着浓重的决定论色彩,他喜欢把每次事件或行情看成是双方博弈,而且是一方主导的双方博弈,即所谓主力。他的理念的一大特征就是相信市场中真的是存在一个实在的主力的。所以当他像那些股票庄家一样,希冀在期货上主导一拨行情的时候,自信行情会听从自己这个主力的。其实不管有没有叶大户(也有传言G**的空单更多),让棉花下跌的不是资金,而是市场;是资金跟着市场跑,而不是相反;是那些跟着市场跑的资金最终埋葬了多头。而这个市场,其逻辑就如本文前半部分所说。所谓“主力”,以本人非决定论的角度看,是一个虚拟概念,其载体偶尔是一个真实的大户,多半时候则只是一群互相之间都不认识的人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同一化动作。而野人以自己的主观谋划作为市场判断和入场依据,却没有合理的止损设置,是导致亏损扩大的原因。市场不会考虑你上一次是对的是赚的(去年浓汤野人战胜了叶大户),哪怕你一直都是对的。但是只要你期望凌驾市场之上,你就可能一败涂地。远的例子如江恩,近的就是浓汤野人。主观交易者面对的一个普遍挑战就是止损受交易者认知或情绪的左右。在做对行情的时候,不存在自我否定的问题;但一旦做错,则不同的理念,对市场不同的认识,会决定你的止损行为。决定论的(阴谋论是其中表现之一)对市场认识方式,只会增加主观交易者在市场面前的自负,有时候是不必要的甚至致命的自负。所以,主观交易的成熟与否,不能看做对时的绝对收益,而只能以做错时的风险控制和处理手段来评价。基于此,我认为浓汤野人之前展示的交易方式,是追求绝对收益的,伴随高风险的;他在传播他的交易方式时,只论及收益没有展示风险,所以无从测知真实的收益风险比的;而期货新人应该树立的理念,是去追求高的收益风险比的。
@期货操作手点评:
浓汤野人是按照一定的基本面分析,动用大资金围剿一个品种,但事实上可能会成为某个品种最大的主力资金之一,船大就难掉头。
只要是根据基本面分析或主观判断,就难免有出错的时候。只要错一次,庞大的资金量就很难全身而退,届时必然的结局就是硬抗先看一下,越套越深。
他去年的暴赚,很高程度上有运气的角度,那轮棉花一路直冲,毫无回调之时,短短的两个月中,价格翻了一倍,他也一路浮动加仓。成也这种模式,败也这种模式。
在他写的文章《交易的境界》中,@期货操作手也指出了他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基本面分析,而没有止损的概念,他的操作中见不到止损位。只要有一次判断出错,将满盘结束。
前一篇:交易感悟:交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