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话剧团《十八楼C座》:茶餐厅里的老港正传

(2013-10-01 00:01:22)
标签:

十八楼c座

香港话剧团

黄秋生

香港商台

茶餐厅

分类: 剧场回味
《十八楼C座》是香港商台的一部广播剧,开播于1968年,至今已经有45年的历史了,是华人史上最长寿的广播剧,也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广播剧。这部广播剧以名为“周记冰室”的茶餐厅为背景,老板员工与经常光顾的街坊的故事为主线,以讽刺时弊为主,每周一到周五中午都会准时上演。45年来,这出广播剧见证了香港的变迁,也记录下香港每一个时期不同的声音。
这次由香港话剧团制作的话剧版《十八楼C座》,就是为了纪念这部长寿广播剧,讲述的是广播剧的前传,也就是“周记冰室”之前,周新都(黄秋生饰)是如何从茶水档经营到茶餐厅,以及他如何追求云鹃(苏玉华饰)并与之结婚的。除了周新都和云鹃,古汉铎、六姑、祥嫂、大编辑、的士高、包租公等在广播剧中的人物都悉数登场,一同经历着香港的变化。整部戏从“67暴动”后的香港开始讲起,上半场为守望相助的六十年代末,而下半场则是初开茶餐厅,香港经济开始腾飞的七十年代初,正是香港变化最大的一段时间。
本剧的剧情基本上属于平铺直叙型,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冲突和戏剧性,吸引观众看下去的,除了那些原剧中出现的经典人物吸引粉丝外,剧中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怀旧风情,以及那时人与人之间的浓郁的人情味都吸引着我们这班并为听过广播剧的观众。全剧人物都个性十足,几乎涵盖了各种香港的市井人物,让很多香港人都很有代入感,而且中间每场戏结束过场暗灯时,还会播放一些当时的电台广告,勾起了众多香港观众的回忆,而一段房产广告,号称永远无敌海景,则让全场观众心知肚明地报以大笑。
值得一提的是主角黄秋生,作为知名演员,经常会为了大众的利益在不少社会事件中仗义执言、敢于当先,使得不少人都视其为自己眼中的英雄。而这次在剧中他所饰演的周老板也一样是为人正直,关心街坊,带着街坊们一起用理性的眼光去看着这个社会的变化。戏里戏外,演员与人物之间,似乎也还是有着一些若有若无的联系。
周老板从六十年代的一个茶水摊开始到极具香港本土特色的茶餐厅,与众街坊一起经历着时代的变化,俨然是一部香港版的《茶馆》。与《茶馆》的“莫谈国事”不同,在周老板的“周记冰室”里,“不关心社会,社会就会来关心你”,街坊们的生活与香港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香港的新劳工法例到女员工的有薪产假,从警察来茶水档收茶钱到股市腾飞大家争相投资赚钱,香港社会的变化都深深影响着每一位街坊。
演出的最后一幕,时空变到了当下,一众老广播剧演员纷纷上台,在舞台上的播音台前为观众上演了广播剧版的《十八楼C座》。观众从而看到广播剧演员是如何喝水的、如何读信的、如何一个人同时担任两个角色的。而这段广播剧的内容,也涉及了当下的香港,也谈到了大陆人大量来到香港,与香港人之间产生的矛盾问题,但这些问题都被周老板一一化解,并让街坊们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矛盾。
整部剧看下来,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剧中旧香港的风情,也不是里面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这些都与我们渐行渐远,而真正让我触动的,是这部话剧及广播剧,都是在用一个个生活化的社会故事,告诉我们一些很基本的社会常识,我觉得现今香港的公民社会与这样扎根于市井的常识普及节目不无关系。常识,看似简单浅显,但是只有人民对常识的认知提高了,这个社会才会慢慢变得更好。
本文已售,刊于《mangazine名牌》杂志2013年10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