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园第二十一周(11月29日-12月3日)

(2009-12-04 20:28:14)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日记

宝妈一勤快,赶紧写了“家长意见”在“每周反馈表”里,立马交回给老师,等回到家,才恍然想起反馈表里老师写的内容还没更新在博客,所以第二十周的小结就这样消失了。

 

直接上第二十一周。

 

主要参与的活动:

《颜色在哪里》、《红色在说话》、《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海底世界》、《染色游戏》

 

“Mixing Colours”、“Colour Games”、“Shape Games”、“Glueing Games”、“Dexterity Games”

 

小宝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强,对一些日常的生活规则及活动中的游戏规则都能主动遵守。如听到音乐响起知道要开始点名,便主动坐好。如清操做完的小朋友回到座位、吃完水果的小朋友把盘送到老地方,她都能积极配合。对她这一现象,我们成人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钻山洞活动中,小宝还会采用爬过去的方式,要多加强上身的运动,促进腰部以上包括头部的灵活性。

 

唉,脑袋大的小朋友上半身就是不灵活,能怪谁呢?

 

与其说小宝“控制能力好”,不如说是“规律性强”。包括她的生活作息,都相当有规律。孩子是一张白纸,想自己带得省事,首先就是建立好孩子的规律性。当她第一次沿着你的指引很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时候该睡觉、睡在哪里、什么时候该玩玩具、玩具玩完要收起来,吃饭坐在什么地方、尿尿应该在什么地方、吃饭前应该先洗手,什么地方可以进,什么地方不能进……,诸如此类等等等等,那么第二次她就能很自觉地凭着印象走(孩子的记忆力绝对不容小觑),那么妈妈就能当得很省心,至少不用满屋跑着追着喂饭,不用跟孩子躺在一张床上半夜被小丫头挤到床沿,不用面对满地散乱的玩具气从肝胆来,不用嗓子嚷破了小朋友还是爱理不理,不用担心宝宝溜进厨房把锅碗瓢盆翻个稀巴烂。

 

宝妈一直认为,妈妈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既要有“师”的严厉,也要有“友”的亲切。既要有“师”的以身作则,也要有“友”的“同流合污”。宝妈跟宝说话,一贯就是蹲下或者跪下,让宝的双眼平视妈妈的双眼,让小朋友以最舒服的距离看着妈妈,听着妈妈说话,所以生完宝之后,宝妈的裙子们都束之高阁,一条破仔裤成天套着俺纤细的腿,真是浪费!

 

在《学前教育》上看过一篇文章,标题类似“中国的家长缺少原则性”。文章从一个家长的疑惑说起,“在超市,如果一个中国小朋友吵着要吃某样东西,家长先是制止,然后说服,然后面对哭闹不停甚至满地打滚的孩子屈服,最终买下,走人。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一个老外,说一声No,转身就走向停车场,后面跟着哭哭啼啼的孩子,上车,走人。为什么?”——老外的回答就是“中国的家长缺少原则性”。

 

告诉孩子,妈妈是有原则的。每天只能吃两个山楂卷,因为吃多了牙齿不好。做错了事情,只能自己走路回家,因为给你多点时间反思,犯错的小孩没有舒服的推车可以坐。哭没有用,哭再大声我也不理。那么,哭就不会成为孩子的武器。

 

所谓原则,其实就是规律。

 

 

PS:说两件今天的趣事,记录一下。

 

一、今天大风降温,晚上吃火锅。宝拿起一片圆圆的莴笋,咬了一口,得意地哈哈笑,挥舞着残缺的莴笋跟妈妈说“Moon(月亮)”,乐坏我了!真别说,那形状可真像!

 

二、饭后,妈妈、阿姨和宝一起玩橡皮泥。宝选了紫色的泥,阿姨把一整团都放在手里搓啊搓,搓成了很粗的长条,放地上时候稍有点弯曲,宝指着脱口而出“茄子!”——孩子的想象力你不得不佩服,好Match!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一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