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剧的髯口

(2009-06-29 19:52:04)
标签:

戏曲

文化

髯口

胡须

杂谈

分类: 其他
http://blog.sina.com.cn/myd0[订阅]
戏剧的髯口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又称“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髯口是用犀牛尾、马尾、细尼龙丝或假发制成的。它是代表剧中人物年龄、性别、性格的一种不可少的化装装饰。髯口的种类很多,有满髯:三绺髯、扎髯、二涛髯、丑三髯、八字髯、一字髯、吊搭髯、四喜髯、五嘴髯、虬髯、一戳髯、王八髯等等。这些种类繁多的髯口,各行角色在佩戴时是有所区别的。

     髯口的种类说明

     满 

     是形容人物面部生长满腮、满颏的不分绺的密胡须。满髯又有黑、黪、白、紫颜色之分。黑色一般表示壮年,黪色一般表示老年,白色一般表示须发皆白年过花甲的老人,紫色则表示生理特征。

     黑  满:如《铡美案》剧中,包拯所戴的髯口,这种乌丝长髯,有助于塑造人物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威严气概;《霸王别姬》剧中,项羽所用的长髯,更衬托了他那武勇、骄横的气质。

     另外黑满中,还有一种人物专用的髯口,如《铁笼山》剧中,司马师所戴的黑满,在左鬓部位力口添山绺白须,这表示人物面部患瘤,肉瘤流脓,污染了胡须这一特征。

     黪  满:如么宇宙锋》剧中,赵高所戴的髯口。

     白  满:如《大保国》剧中,徐延昭所戴的髯口。

     紫  满:如《甘露寺》剧中,孙权所戴的髯口。孙权是个“碧眼紫髯”的汉子,佩戴紫髯正是为了突出他这一生理特征。

     三  绺 

     是形容人物两腮和唇部,生长成三绺状的胡须。根据年龄的不同,有黑、黪、白颜色之分。黑色一般表示壮年,黪色一般表示须发花白的老年,白色一般表示须发皆白年过花甲的老人。

     黑三绺:如《将相和》剧中的蔺相如、《桑园会》剧中的秋胡所戴的髯口。

     黪三绺:如嵌空城计》剧中的孔明所戴的髯口。

     白三绺:如《定军山》剧中的黄忠所戴的髯口。

     另外黑三绺中,还有一种人物专用的髯口称为“大黑三”,即关公髯,在《古城会》剧中,为关羽所用。这种“大黑三”是用假发制成的,长丝黝黑,光泽明亮;除衬托出人物的忠勇、威严外,那飘逸的长丝,更把关羽那“美髯公”的形象展现给观众。

     扎 

     是形容人物生长满腮、满颏的不分绺的胡须。形状与“满”大致相同,但与“满”是有区别的。扎髯是在髯口的上唇部位,有一个方孔,将演员的下颏露出来,故称之为“开口”。戴扎的人物,一般都是些性格粗犷、憨直、勇猛、脾气暴躁的汉子。根据年龄的不同;、生理特征的差异,扎髯有黑、黪、白、红颜色之分。

     黑  扎:如《李逵探母》剧中的李逵、《打焦赞》剧中的焦赞所戴的髯口。

     黪  扎:如<<造白袍》剧中的张飞所戴的髯口,因为这时张飞已近老年。

     白  扎:如《界牌关》剧中的王本超所戴的髯口。

    红  扎:如《穆桂英>>剧中的孟良所戴的髯口。

     另外,扎髯中还有一种“短扎髯”,在某些武戏中,以打“回头扣”的形式,把髯口系结成十分对衬的套结,用来表现人物在厮杀激战之时,胡须都蓬乱了。如《白水滩》剧中,打滩一场青面虎所戴的红短扎。

     二  涛 

     是一种比满髯稍短,而且髯梢两侧逐渐圆下来的口面。一般为末行角色所用。亦分黑、黪、白三种颜色。

     黑二涛:如《群英会》剧中,鲁肃所戴的髯口。

     黪二涛:如《失印救火》剧中,白怀所戴的髯口。

    白二涛:如《四进士>)剧中,宋士杰所戴的髯口。

 

丑 三 髯

     是形容人物两腮及唇部,各长一绺比较稀薄的短细黑色的胡须。一般为丑行角色所用。如《打渔杀家》剧中的葛先生。

     八  字 

     是形容人物上唇左右,生长两撇尖翘的髭着的胡须。它有上髭八字和下髭八字之分。

     上髭八字:如《三盗九龙杯》剧中的杨香武、《白水滩》剧中的抓地虎均用此口面。

     下髭八字:如《拿高登》剧中的贾斯文,或某些剧中的店家、禁卒所用。

     一  字 

     是形容人物的两鬓、两腮与上唇部位,生长着一排相连的整齐的短胡须。分黑、红、白三种颜色。

     黑一字:如《穆柯寨·烧山》一场,焦赞所戴的髯口。

     红一字:如《穆柯寨·烧山》一场,孟良所戴的髯口。焦赞、孟良在这场戏中改戴的口面是以此来表现他二人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狼狈之相。

     白一字:如《法门寺》剧中,老和尚所戴的髯口。

     吊搭髯

     是形容人物上唇生长呈八字形,颏下生长一撮似桃形状的不规则的胡须。有黑、黪、白颜色之分。这也是年龄特征的表现。

     黑吊搭:如《群英会》剧中的蒋干所戴的髯口。

     黪吊搭:如《金玉奴》剧中的金松所戴的髯口。

     白吊搭;如《法门寺》剧中的刘公道所戴的髯口。

     四  喜 

     是形容人物两鬓和唇部,长着四撮不整齐的胡须。颜色  是白的。一般表现社会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的化装装饰。如《空城计》剧中的老军、《秋江》中的艄翁所戴的口面。

     五嘴髯

     是形容人物两鬓、唇部及下颏长着五撮不慎整齐胡须。它有白、黪颜色之别。

     白五嘴:如《女起解》剧中的崇公道所戴的髯口。

     黪五嘴:如《霸王别姬》剧中的老军所戴的髯口。

     虬 

     是形容人物两鬓、两腮、下颏及上唇部位,生长着一排短而卷曲的胡须。如《野猪林》剧中的鲁智深所戴的髯口。

     一  戳 

     是形容人物在上唇正中部位;,生长着一撮尖翘髭着的胡子。如《三盗九龙杯))剧中的王伯彦所戴的髯口。

     王八髯

     是形容人物两鬓、两腮与上唇部位,生长着一排相连的胡子。它中间的须梢较长,两边的须梢较短,而且不甚整齐。如《十字坡》剧中的大解差、《四进士》剧中的姚庭椿所戴的口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