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妻多夫制村长丁珠左贡花季少女情感 |
分类: 西藏游 |
车行进了约十公里,又看到了刚才那样的场面。我们将车停在了路边。在路边的地里有一户人家,这是丁珠一家三口加上妻弟一家人,正在田头收割青稞。当我们走过去时,他们并不拒绝我们,还主动问能不能给他们照相。我们将从拉萨买的果冻送给他的小孩。我还给他们拍了照片。拍完照片后他们一拥而上看照片的情景,那开心的样子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可惜只有丁珠的妻弟能讲简单的汉语,由于语言的原因,我们没能进行更多的交流,留下地址讲好给他们寄照片后就离开了。
村长索南俄珠说:“村里的经济、生活情况可以举我们家的例子。我们家总共15口人,老伴和我有9个孩子,7个儿子,2个女儿。一个儿子出家在左贡寺当僧人,其他6个儿子共娶了一个妻子,(注:原文如此)他们有5个孩子,其中的4个现在都已上学。2个女儿出嫁在本村。我们除了种田外,主要的经济收入包括以下几项:1,牧养牲畜,我们家有牦牛30多头,绵羊18只,每年根据需要可出售1-2头牛,公牛可以卖到2000元/头,母牛卖900元/头左右。羊毛和羊肉主要是自己消费。2,每年夏天孩子们上山采草药,我们这里没有松茸,但有虫草、贝母、雪莲花等,今年大约已经卖了2000元。3,有一个儿子参加包工队在县里从事建筑,去年他带回来1700元。4,我当村长也有一些收入,以前每年给240元,去年给了1500元。听说今年每月要发500元,但还没有兑现。比较来看,我们家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主要是因为从事商业活动,出去做买卖或者开车跑运输等,年收入几万元的都有。”
“现在,除了合作医疗村民不需要交任何钱。合作医疗每年交10元钱,这个制度很好,起码大家有病上医院没有什么顾虑。以前没有这样的制度,村民有病不愿去医院,结果病情耽误了,我的老伴就是一个例子。你也看见了,她的腿走路不灵便,那是因为她曾两次骨折,第一次牛顶架时踩着了,第二次是去打柴时车翻了,压断了她的腿,当时没钱去医院,就找当地土医生打了绷带,结果等解开绷带一看,腿完全歪了。现在有了合作医疗,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看了这篇报告让人感叹,没想到藏族同胞的生活状况还如此之差,连村长的儿子都聚不起老婆,6个儿子共娶了一个妻子,你能想到吗?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对藏胞的生活世人了解太少。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跑川藏线多年。他告诉我们,你别看他们衣着不整,其实他们很富有,一头牦牛能卖6000到7000元,一家一般都有几十头,你算算有多少钱。当时这一说法差点动摇了我的判断力,从小孩的衣着与蓬头垢面来看,怎么也想象不出是有钱人的样子来。我还记得,离开拉萨过了米拉山口后,来到一处高山牧场。当时气温很低,大约只有3度,还下着小雨。当我们拍摄草场、帐篷和牦牛时,远远的跑过来几个小孩,脸和手都是黑黑的,有个小男孩连棉衣都没穿。他们衣服上一块一块的污垢已使得看不出衣服的本色了。其中有一女孩已有十六岁了,穿一件并不厚实的黑色的很旧很的藏袍,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花季少女啊。但我当时却无力反驳司机的看法。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去西藏旅游,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带点常用的药品或是小孩的文具等给他们,尤其是牧区的牧民,这对他们是会有帮助的。
写到这里时,刚好看到老闫的帖子:[难忘的蜜月之旅——单车骑行穿越,新疆--西藏--尼泊尔] http://bbs.fengniao.com/forum/showthread.php?t=614071&page=3也谈到一妻多夫制,也引用在此:一位藏族司机好不避讳的和我们说起了在一些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的一种婚姻方式—— 一妻多夫制!在认识这位司机前虽然在网上见过这样的介绍,但毕竟很含糊。这次可见到真人秀了!这位司机说,他家里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兄弟三人共娶一个老婆。他和弟弟依然管老婆叫嫂子。一般是哥哥在家,他和弟弟两个出门打工,回来后把大部分的钱教给哥哥支配,自己留下少部分零花。平时嫂子和哥哥一起过,他们打工回来后就陪他们,兄弟三人绝对不会因为这些事情争风吃醋。当然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谁的,都管他哥哥叫爸爸,管他们叫叔叔。如果他们中间有谁发达了,完全可以在另娶一个老婆,结婚后便和嫂子不在有瓜葛。他说他们那边有个村长,是个党员,也是一妻多夫制。上面领导找这个村长谈话把他骂了一顿:你身为党员怎么能搞这个!赶紧自己娶个老婆!当我们开玩笑的问他:你嫂子一个人能陪过来嘛?他一脸正经:我们兄弟才三个,不多,我们那里有兄弟五六个的,也都这么过的!听了这番话,几个汉族哥们哈哈大笑,而这位藏族司机却一脸纯真!或许这种一妻多夫制与贫与富无关,只是一种习俗。但从上面那位藏族司机的话中(如果他们中间有谁发达了,完全可以在另娶一个老婆)还是能体会到,如果有钱了,就不会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