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2013-12-03 23:53:39)
标签:

佛兰德斯

油画技术

教学模式

绘画感

分类: 问题之我见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细读:发际、五官、手指,技法惊人,但明显有格式化特点——不单是大师神笔,还可学、可仿。

在视觉节奏上,肖像画的头、手强度相当,作者仿佛并不想表现差异,而两者间的整体性关系,来自统一的重色背景、统一的衣服色彩。

在多人物构图中,团块结构、层次关系,也把这种“各自为政”化零为整——也是个格式。

至于人体动态的设计与组合,更是套路明显。

站在画前,鲜明感觉什么是“土油画”。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从小学写作业开始,老师就强调“格式”,语文从分段、标点到结构、用词造句;数学从等式规则到物理的力点标示……知识与能力,总是与掌握一种基本的操作格式与方法相关。

   在美术学习中,高考之前的训练阶段格式化要求是很严厉、枯燥的。

   问题是,进入大学后,许多人却得不到新的“格式”,往往是用高考习得的格式画了更复杂的课题、形象。于是那些喜欢画照片,有能力画照片的人,发展出一种在绘画与照片之间的“写实”风格 = 一遍画法 + 似“古典”或似弗洛伊德。而“古典”的技术格式是什么?弗洛伊德的风格格式又是什么?似乎也没人过于关注。我们总相信,弗洛伊德的风格化手法,是他面对模特儿发展出来的、是现实主义的观察生活、艺术地再现所见的结果。写生,是艺术学习的万灵之药。

   而我以为,任何手法,一定有格式。认真分析、掌握基本技术格式,是抵达自己向往目标的最扎实、最快的路径。面对模特儿的写生,往往让我们关注眼见,无暇顾及对格式手法的研习。除非你已大致掌握了一种格式、且会用了。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写实观念、写实手法和写实风格市场,在中国当代美术中可谓一花独秀,里外通吃。而单就普通美术专业中的写实教学来看,又路数大致相同,无非是从写生”、“一遍画法模式下导出的造型、色彩手法……千人一面难免。但这一面”,又往往与那些“大师经典的格式无关,或关系模糊,自然难脱画土油画之怨。

   新鲜感,偶尔在个别优秀教师的门下出现,但那只是偶得。难说是教学体系的生产结果。国博一层大厅中展出的上世纪50年代那批革命历史画作品,以其情感容量的真挚而变“土味”为意味、为现代味。今天的“土油画”,却怎么看都没味,有霉味。 

   写实,作为一个油画教学体系;作为一个全国共享之的观念、信念、霸权,其学术系统、权威样式、教学模式又是什么?我们站在画布前时清晰地自觉吗?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这让我想起了极具个人风格的雷诺阿在谈“绘画感”时的一段话:

 

  人们是在博物馆学会绘画的……画家虽然应当创作反映时代的作品,但要获得

绘画的感觉,还得去博物馆,因为这种绘画感并非完全出于天性。

 

博物馆、大师经典,正是绘画感的源泉与格式。

 

evernote:读法兰德斯油画随想——“土油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