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2013-04-14 22:25:52)
标签:

艺术家

文化生存

分类: 问题之我见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历史类型:

 

   1、中国文人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家,比西方和当代的中外艺术家都更讲究学养和心境,也难怪,因为他首先不是艺术家,是文人但更有情趣、更有才能和闲暇,是去玩艺术而不是搞艺术,才被传说为艺术家。

 
 
 
 

 



 
 
 
 
 
 
 
 
 
 
 

   2、西方的学院艺术家最接近中国文人,有正宗的宗教、历史学养,区别在于他们崇拜艺术原则,因为这能使他们区别于依赖手艺吃饭的艺人,进入人文学者行列。而中国文人本来就是人文学者,就用没规矩来区别于艺人。超逸的没规矩和理性的学院派,分别是中西传统艺术精英的生存状态。所以今天在中国建立学院文化特别难。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3、启蒙文化用高扬个人精神自由开拓了现代艺术家的新类型----浪漫主义艺术家(或称前卫艺术家)。他们以突破学院成规为风格,以脱离大众趣味为个性,“都市浪荡子”是波德莱尔对他们文化风釆的形容。但最成功的浪漫主义艺术家,是那些艺术上功成名就后又回到学院教学的。所以,学院永远不倒。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4、与浪漫主义同时出现的,还有市场艺术家。这个群体人才多样、风格杂陈,惟一共同点是唯巿场需要是瞻。但什么是市场“需要”?就看个体的悟性与运气了。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今天是历史的结果。今天的艺术家未出这四种文化类型,只是状态有别:

  文人生存的环境毫无疑问没有了,但学院依然履行人文与艺术教育的功能,只是诗书琴画兼善的博学素养没了、统一的学院风格规范也没有了。没了规范的学院是自由的大院。20世纪革命文艺、现代主义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术文化,帮助当代艺术家既告别了文人、也告别了学院……以为自己以独创为业了……所以今天“现代”了。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现代艺术家以下乡写生、自我设计为功课,视诗书琴画为个人爱好,以致许多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不爱好。

  今天能像当年老学院派那样理性地、专业地画鸿篇巨制历史画的人也少多了。尽管被校长的课题立项指标逼得怨声载道,但两次全国历史画立项,却少见敢去主动申报的。不文人、不学院、也不浪漫或前卫,是当下二流学院艺术家的最大尴尬。也难怪,被职称论文的指标扭曲,被市场价位的诱惑阻击,能超越这两方面而综合前进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但一边教学、工作,一边兼顾专业共同体和市场,是多数人的选择。这不艺术,但很技术。惟一困惑的,是精神自由与艺术境界……杞人忧天了。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与金钱的联系是今天中外所有类型艺术家的必然选择,差别在于途径的不同。

  那些住艺术区、靠市场吃饭的艺术家让人尊敬,不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形象和艺术品位,而是因为那些画院、美协养的艺术家拿官晌、花经费、坐会场、建画派、串市场处处通吃,与寺庙住持一样分处级、科级……享受厅级待遇,就衬出了单靠市场生存的艺术家可怜兮兮的现代气质,有点像“都市浪荡子”……但今天已不是19世纪!

 
随感:作为文化存在的艺术家——历史类型与当下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