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2012-10-21 11:59:33)
标签:

艺术与人文

创作与个性

生命与算计

分类: 问题之我见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近来不断碰到有人深有体会、茅塞顿开、终得真谛、语重心长地说:“莫言的成功证明了:艺术来自生活。”

    我读过莫言的作品,但不了解莫言的生活经历和态度,只知道他一家住在不现代的高密91平米房,想在现代的北京买房。

    但从他作品中我感到了成就艺术必须具备的两点:一是对自己艺术感觉(如果自己有)的追求,追求……直至痴迷;其次,是从娘胎里带出的艺术素质。西方古代称“天才”,中国古代称“天人合一”,今天中国叫“创新”——没味道,一个科技理性的名称。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但不管是什么形容词,这两种素质,都是无法通过“自吹”“自闭”“自恋”“自残”来获得,因而可以忽略不计。而其它可以算计的,就是所谓“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梦想”“艺术与传统”“艺术与批判”的道理分析和经验感悟,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成功与人脉”“师承与关系”“出名与裙带”“机遇与背景”的生动案例和社会传闻……前一种多用在课堂上证明“应该”的道理,后一种常用在为饭桌助兴、为网络填空。

    “忽略不计的”,可以用自己几十年的执着追求去发现,莫言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算计的”,都是人文研究的基本课题,哲学、社会学、语言研究、文化研究对人类自己认识自己的解读与贡献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文明的积累,因此大学中专门开设了文学院。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问题是:如果用人文研究的课题去说明艺术创作的道理,那就是用“可以算计的”去遮蔽“忽略不计的”。艺术,就失去了他最珍贵的品性——感觉与表达的纯粹经验。离开了这两点,所有生活阅历、专业学历都是扯淡。

    人,是语言的动物,必然欲望、算计、表现。

    语言,不是人。所以人在算计、欲望、表现的过程中,总还是会生成一些未明其妙的感觉,这种感觉表达不出来,就是焦虑;表达出来了,就是艺术。这个,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的艺术素质。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梦想”“艺术与传统”“艺术与批判”的道理,对艺术创作来说都是“对”的,正如经济学理论与饭店经营的关系。前者引导后者,后者丰富前者,但互相之间是互动的“他者”,千万别当成一个“自个”。

    “成功与人脉”“师承与关系”“出名与裙带”“机遇与背景”的生活真实,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存在”,需要不懈的社会契约建设去直面、限制,但必须看到如果只有“对”的没有了它,社会也就没了。那就终于实现了美好的英特耐雄纳尔。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莫言作品给我的启示是:你有自己的感觉,就尽力去表达。感觉的生成,来自开阔、丰富的眼界与对表达的不懈实践追求。

    获得“眼界”:一是阅历;二是阅读——阅历可被条件所限,阅读无限。

    实现“表达”:一是实践;二是喜欢——这也可算“自恋”或“自残”,例如住在高密的莫言。

 

有感而发:莫言作品和议论莫言的感与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