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的生活与公共的生活

(2011-03-14 21:34:56)
标签:

真诚

勤奋

技艺

自己

别人

纯粹

兴趣

用法

杂谈

分类: 问题之我见

 

自己的生活与公共的生活


    艺术学习中有三点常被提起:真诚、勤奋、技术。正因如此,它又最具误导性:

    真诚——衡量的标准在哪?在公共空间中,对“真诚”的理解如同感情,看缘分。

    勤奋——有清晰的标准,勤奋者令人尊敬,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关吗?

    技术——必须有,但艺术之为“艺术”,恰恰因为不为技术,才是艺术。

    常被提起,是因为它是艺术学习者自律的功课。常生误导,是因为它在公共空间中是“多义”的。学习艺术,必须分清自己的生活与公共交流。倾听或评价别人的自言自语,不礼貌;评价艺术作品发生不同理解,是正常的公共生活内容。

 

自己的生活与公共的生活

    只要艺术活动进入了公共空间,不管是不是自言自语,“别人”就成为作品意义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作者所谓的“真诚”、“勤奋”、“寄托”都融化在别人对你作品的理解之中,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因而才有了庄子的“忘”、传统文人的“隐”;西方浪漫主义的“风格即人”和现代主义的“表现论”。

    没有世俗世界,还“忘”什么?没有误解你的别人,还“隐”什么?

    没有公共空间,“风格”在哪?没有艺术界的喧哗,“表现”给谁看?

    庄子思想的源头是老子,老子《道德经》5452个字,无一“忘”字,他论说的是“无”。无为,是老子的处世智慧,很“阴”啊……他的学生庄子却太“文艺”了。

    问题是:以真诚、勤奋、技术为标准的艺术教育,连“文艺”都做不到——“忘”了当代艺术最不该忘的:公共空间。

 

自己的生活与公共的生活

    进入公共空间是艺术活动的宿命。我的观点:

    真诚要与趣味表达的“纯粹”结合——艺术经验在公共空间生成意义,更多是“偏的”、新的,而不是“正确的”。以“真诚”为评价标准,是测谎,不是艺术。

    勤奋要与自己生活的“兴趣”结合——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勤奋重要。功夫熊猫能成为神龙大侠,是通过对“功夫”、“吃”两大兴趣的痴迷而炼成。

    技术要与感觉表达的“用法”结合——技术只在“用”中有意义,有如身体在运动中才会产生更真切的体验。好的“用法”需要智慧,艺术就有了。

 

自己的生活与公共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