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0月18日

(2010-10-18 22:22:31)
标签:

心画

无心画

分类: 经验记录

 

2010年10月18日

 

    十人,语言风格、创作定位迥异,惟一相同点,十人皆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一年级。

    毕业十几年,他们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经验着不同的生活感受,今天聚在一起,欲以画示“心”,谓之“心语心画”。请柬出来后约我作言,踌躇一二,应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将人与画合一,奉“画如其人”。因而就有了“书画心印论”。

    现代审美生活的一大特点,主“表达-接受”,有艺术传播学。因而就有了“审美符号论”。

    两相结合,展示、观赏一件作品的行为与效果,意味着从艺术语言的表达中,看作者的性情趣味;从艺术风格的定位中,看作者的审美格调;从艺术创作的追求中,看作者的生存状态……观者的“解读”,决定了作者的“形象”,作品的形象符号,又决定了别人“不得不”这么看……

    如此,当代艺术创作与生活的难处之一,是本想“书画自娱”,却又得推向社会;本是应时之作,却又“暴露”了内心生活的质量……

    取名“心语心画”,何为?仁智见矣。

    

2010年10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