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东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俄罗斯历史、主题性绘画》一书所作前言的一部分)

如果把油画艺术比喻为一个生命,那宗教文化、学院制度就是他长成生命体的两个重要的基础阶段,类似少年期与青年期——长成身体形态;形成知识系统。
任何艺术种类、形式的产生、演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油画来说,西方宗教文化的仪式、场所中对神的呈现、膜拜需要,是推动其产生的重要的因素,这在博物馆、教堂中那些年代最久远的油画藏品中可一目了然。油画染料刻画形象精细深入、保持时间久不易变色等特点,是其它画种材料难于比拟的,而这正适合了在信仰性、纪念性场景中的使用。在油画产生的早期,围绕为宗教事务服务的目的,油画技巧、知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中世纪手工艺作坊方式进行。



16世纪中期,在欧洲文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了第一所美术学院,其实它与今天的学院体制相去甚远,只能说是艺术爱好者和古物学者们的一个私人集会。它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是西方第一部艺术史的作者乔治·瓦萨里,并得到年迈的米开朗基罗的指导。而成立学院的用心,是要吸收那些具有文学知识素养的人一起研讨油画艺术,使油画脱离与手工艺作坊的关联而上升为人文学科的层面,提升油画家跻身人文学者的行列。此后,百余年间,欧洲相继成立了多所美术学院,标志着油画不再是单纯为宗教事务服务的一门绘画技术,而是与精神文化生活密切关联的油画艺术。发生这一变化的动力,是16世纪以降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给欧洲社会、文化带来的全面变化,使油画发生了从宗教图像的制作技术变成“人文的”学科知识。在17-19世纪中,油画的学院知识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建构,而油画学院知识的皇冠就是“历史画”——对历史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


早在1435年,西方绘画理论的前驱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1404-1472),就在《论绘画》中用“历史”(historia)一词,来形容一种包括由多人物形象组成画面的叙事性绘画。他认为,当这一类型的绘画使其目的和方法与文学的目的及方法联系起来时,它就能够证明画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成员的身份和级别。如此可见,历史画的“文学性”,其实是提升油画艺术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历史步骤。同时,历史画不仅充分展示出油画家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描述戏剧性场面中男男女女的绘画造型能力,而且也证明了他具有了驾御肖像画的水平,具有了把握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这些“低级”题材类型的能力。总之,历史画创作,是对作者人文知识、艺术技巧、大画面多因素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是构成欧洲美术学院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模式的核心内容。经典、高雅、理性是历史画的品质。直到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等各种反学院的潮流日益膨胀,并最终在现代艺术运动中解构了学院美学的权威。

现实主义的库尔贝,用历史画的构图气势,却画了围绕自己为中心的各色普通人。


印象主义的马奈,把死刑场面画得像在打鸟
野兽派的鲁奥,用经典的宗教场面表现自己的绘画趣味
俄罗斯油画艺术起步于对欧洲油画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引进,以18世纪彼得大帝强力推行的俄罗斯社会全面改革时期为高潮。彼得大帝的社会改革打击了世俗生活中的宗教势力,启动了全面学习欧洲的文化变革进程。当时,大量派出人才留学欧洲,其中包括学习欧洲的艺术。1767年,凯瑟琳大帝建立起俄国美术学院,从教学内容到创作标准,都以欧洲的学院体系为榜样。

到19世纪,俄罗斯文化、艺术已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与成果,在创造思想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开始摆脱欧洲影响,迎来了被历史学家称为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产生了让整个世界为之炫目的伟大的艺术家: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作曲家米哈伊尔·格林卡;油画家卡尔·勃留洛夫和亚历山大·伊凡诺夫……在勃留洛夫和伊凡诺夫的代表性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与欧洲学院历史画创作观念的紧密联系:罗马历史戏剧性场面的选择;宗教故事多人物宏大场面的呈现……同时,从今天已然形成自己鲜明特点的俄罗斯油画来回望两位19世纪的伟大艺术家,一种在后来成为俄罗斯油画美学品格的东西也在他们的画面中预示出来:悲怆深沉的主题设计;悲天悯人的情感表现;稳健凝重的构图设计;深沉厚重的油画语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