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临时被叫到省美术馆为明天上午开幕的“萨尓瓦多·达利、费利克斯·鲁林作品展”接受《齐鲁晚报》小霍的采访。
达利作品不足10件,主要是立体作品,二流的。


鲁林,比利时当代职业雕塑家,从前没注意过。两人作品放一起,更显出达利的放浪不羁。


在忙碌的展厅中即兴说了我对作品的感受,明天报上小霍将如何呈现是她的事了。


应陈国力馆长之邀,23日上午我将在美术馆展厅现场做一个鉴赏讲座,题目为“佯癫与建构——现代艺术中的萨尓瓦多·达利和费利克斯·鲁林”。据说省美术馆是第一次搞这类纯公益的、国外作品的鉴赏活动……我担心周二会冷清,达不到馆长的预期。相比现实生活中大家面对的争钱、争利、争权、争岗、争风、争宠、争酷、争情、争醉、争春、争面子、争减肥的大游戏……谁去为看两个外国老头的文化、形式小把戏花时间?


佯癫,定位达利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现代主义风潮中所表现的“自觉的癫狂”,从而区别于抽象主义的精英意识、原始主义的本能崇拜。他以形象的、通俗的、戏谑的多重含义表达,显示了他在现代主义之中预言后现代的历史意义。


建构,犹豫再三还是用了这个关键词。实在不好定位鲁林作品在现代艺术中的美学价值。曾考虑过“怀旧”,但他的作品过于突出雕塑语言的形式表达而弱化了文化品质。曾闪念过“张力”,但在现代艺术的解构语境中,张力还有多少“力”可被感受?最后还是用“建构”描述他对空间的迷恋和形象拼合的努力……其实“建构”与“佯癫”不在一个层面中。只能如此了,本来达利和鲁林也不在一个层面中吗。


达利的一流作品,还是画。立体的玩意儿是衍生品。


加载中,请稍候......